近年来,我们的不少剧团排演了不少现代戏,这些现代戏在着装问题上很不注重当时特点或者时代特征。
一个时期,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着装特点,体现着一种时代美。比如建国以后到文革之前,人们的着装是什么特色,文革期间到90年代初期以前,人们的着装是什么特色,90年代中期以后到今天,人们的着装又是什么特色,等等。
有些戏,在这方面做得就是很到位的,比如《朝阳沟》故事发生在50年代,那么剧中人就符合当时人们的着装特点,比如《丑嫂》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那么剧中人就符合当时人们的着装特点,比如《一撇一捺》故事发生在最近时期,那么剧中人就符合这个时期人们的着装特点,比如《走出大山》、《申纪兰》、《赵树理》等剧,跨越时间比较长,那么剧中人的着装就符合了各个时期的特点,效果就非常好。
我们有的剧团,在排戏时确实很不注意这个问题,一些本来很好看的戏,由于剧中人穿的服装不符合当时的特点,或者超前,或者滞后。其实,这些细节上的不注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戏的观赏效果。作为导演和团长,应当有这样的概念:细节决定成败,着装讲究时代。
可能有人会说,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军装不应该是三点红的草绿式65式呀?可以这样说:那是当年那个时代,群众对这部戏描绘英雄和解放军形象的一种敬仰的提炼,这样的设计,印证了群众的心态,人们是认可的。也只有这一部戏,军装的感染力突出了这部以英雄为代表的解放军智勇双全的魅力英雄形象。也仅此一例,却深受人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