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为上党戏挑刺 56 《靠墙根》《打酸枣》壶关秧歌剧团

1楼
老申 发表于:2014/9/22 9:44:12

<!--[if !supportLists]-->66、<!--[endif]-->《靠墙根》、《打酸枣》壶关秧歌剧团

 

《靠墙根》,以鼓书和秧歌交叉说唱的方法表演。故事以壶关农村刚“解放”为背景,父亲要去外村看段二淼唱戏,不想让女儿去,就骗他说夜里靠墙根睡就不会害怕。父亲走后,女儿想这“墙根”不就是自己心上人、邻居“強根”哥吗?于是就设法把強根找来陪自己。

    这戏也是搭戏,50多分钟。可以看得出,编剧很用心。其中还引用了卓文君的《怨郎诗》,还让強根照着该诗的格式,从万编唱到一。不过,可以相像,不用说在壶关当时的农村,贫苦农民家的青年能背诵卓文君的《怨郎诗》,就是读过几年书,即使有高学历,没有读过《孤本元明杂剧·私奔相如》清袁于令《肃霜裘》传也未必知道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更不用说背诵她的诗了。

    另外,剧中大部分使用当地话说唱,但少数地方又用普通话,使得有些地方不押韵。当地人读“如”应当是Yu,而非Ru

 

《打酸枣》很有名,有点像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这样的小戏,欢乐而有趣,观众喜闻乐见。

这个戏的特点是用方言演唱,用的一些名词是方言,当地观众会感到亲切。

文字方面,方言写成书面语言,有些困难,比如:

叫油儿 —— 一种绿色的大蚂蚱,会发声。可能写作“叫蝣儿”更好些。查字典,“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

灰圪玲 —— 其实是壶关和平顺地区的一种身上有棕色和黄色条文的松鼠,很好玩,但身上不是灰色。可能写作“小犵狑”接近些,至少能说明它是一种动物。小时候,一到小麦灌浆季节,就会和小伙伴到山坡上找“犵狑洞,刨出小“犵狑养着玩。

不捞 —— 就是按摩或抚摸的意思。这里的“不,不是平常用来表示否定的“不”,它是一个“助词”,在方言中与不少表示动作的字组成词组,如Bu来、Bu捎、Bu撩、Bu咂等。我看可以根据词组的意思来写,比如在这里可写成“扒捞”,就是用针将刺从肉里扒出来。

圪丢丢 —— 或者用“红圪滴滴”好些?酸枣红的像血一样会滴下来。

还有几个:

无腾腾的 —— 好像应该是:“雾腾腾”。

银钢针 —— 或是银针,或是钢针,不会是银钢针。或许“银白色钢针”?

 

 

2楼
山石 发表于:2014/9/22 10:08:09
非常佩服老申这种精神,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过的"靠墙跟"很受百姓喜欢,让人记忆犹新。为老申点个赞!把…挑刺"坚持下去。
3楼
与众百同 发表于:2014/9/22 18:50:15

      红红的酸枣,晋城的土话就叫“红圪丢丢”,不叫“红圪滴滴”。

    “叫油儿”可能是说“蝈蝈”晋城土话叫“叫鱼儿”。

      “灰圪玲”你说的可能是晋城的土话叫“花圪玲”的一种小动物,晋城不叫“灰圪玲”

     以上叫法不知对否,请各位看官纠正。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14-9-22 19:03:18编辑过]
4楼
老申 发表于:2014/9/23 9:07:11
以下是引用山石在2014-9-22 10:08:09的发言:
非常佩服老申这种精神,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过的"靠墙跟"很受百姓喜欢,让人记忆犹新。为老申点个赞!把…挑刺"坚持下去。
谢谢!多次拜读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方便的话,望大家一起“挑刺”,让上党戏的剧本就读起来更顺畅些。

5楼
老申 发表于:2014/9/23 9:26:28
以下是引用与众百同在2014-9-22 18:50:15的发言:

      红红的酸枣,晋城的土话就叫“红圪丢丢”,不叫“红圪滴滴”。

    “叫油儿”可能是说“蝈蝈”晋城土话叫“叫鱼儿”。

      “灰圪玲”你说的可能是晋城的土话叫“花圪玲”的一种小动物,晋城不叫“灰圪玲”

     以上叫法不知对否,请各位看官纠正。


谢谢回复。方言确实不好写,只希望文字更接近所表达的意思的本身。

“叫油儿”,在平顺叫"刺蝣儿“,是和蚂蚱差不多的一种虫,绿皮,非蟋蟀。夏天,孩子们会用麦秸秆编个笼子装在里边,让它在里边叫。曾经在南京的街上还看到过有人挑着担子卖这种装在笼子里的虫子。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14-9-22 19:03:18编辑过]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