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消息:昨天,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来到上海沪剧院考察调研,并为沪剧传承发展支了几招。其中,大力推广上海方言,打好沪剧群众基础的观点,更是震聋发聩。
沪剧流行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到了2006年,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上海地区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戏曲之一。
早在今年9月,刘奇葆部长就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传承的关心之情.在北京做调研的时候,他就指出要"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各位网友一定好奇了,刘部长在上海沪剧院给“阿拉”沪剧支了啥招呢?
支招之一:定好发展方向 练好外功
据东方网获取的独家消息,刘部长一行来到上海沪剧院的时候,沪剧演员正在排练厅里排演着新编沪剧《邓世昌》,熟悉“阿拉”沪剧的朋友们一定晓得,《邓世昌》这部作品很贴近今年甲午120周年和首个国家公祭日的时代环境哦,自首演以来,市场反映叫好又叫座。在刘部长看完排练以后,刘奇葆部长说,“现在是《邓世昌》演出的大好时机,沪剧现实题材作品比较多,这是你们的传统,是你们重要的特点,要继承下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会越来越好。”
刘部长指出沪剧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指出沪剧未来发展的发力方向。“贴近现实”正是我们沪剧创作的优势所在,此招可谓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支招之二:做好人才培养 练好内功
不得不提的是,刘部长还特别重视我们沪剧的人才培养,沪剧的传承。他指出“戏校要增加师资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骨干演员不演戏了,可以聘请去戏校,保持全额工资,没有退休也可以去。人才经学校培养之后,院团自己再培养、发展。”
刘部长建议把骨干演员投回教育一线,这不但有利于沪剧后备力量的培养,也使得骨干演员能够“教学相长”,进步一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一旦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沪剧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将沪剧发扬光大。
支招三:推广上海方言 打好群众基础
鱼无水不生,沪剧要是没有了上海话这个方言基础,那就会失去观众基础。刘部长要求推广沪语,正是点明了鱼与水的关系,振聋发聩。
此外,刘奇葆一行还调研了上海京剧院。
地方戏各个剧种之间的重要区别在唱腔与念白,这是地方戏能够存续下来、存续下去的根本基础,如果改变唱腔与念白,地方戏根本基础就要发生地动山摇,地方戏的艺术大厦必然轰然倒塌!
地方戏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她生长的地方,而不在国内其他地方和国外。我们的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也一样,因为她们的家在上党,如果我们的一些演员一直秉持京韵念白、普通话念白以及“升级版”唱腔,并且再传授给一些年轻演员,这个剧种必然面目全非,濒临死亡!
本人在安阳市文峰区工作的一个同学年前给河南省青年豫剧院提了一个建议,对一些演员演戏说普通话的情况提出了批评,剧院很重视表示今后加强豫剧念白的规范化。
我河南的亲戚——外甥、外甥女们昨天来拜年,满口的怀庆府话!可惜他们不是安阳,而是沁阳的。否则,我一定让他们去拜访丹河源头!在外地,晋城话也很有特色!见了姥姥后的人,他们一定会恭敬有加且满腔热忱的!
丹河源头:山根底有不少咱们的老乡呢!
山上山下原本都是一家,春秋战国都是晋国领地。
方言是地方戏的灵魂,背离方言的地方戏必定面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