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戏迷朋友曾经说过,各个剧团一直以来到目前具有夺梅实力的演员有不少呢,至少不下50人;夺杏的实力演员更多,至少不下100人。
当然,如果各级剧团满团都是梅花开,满团都是杏花开,一年四季春光明媚、春风万里,多么荣耀、多么风光,这是上党戏曲最大的资本和幸福,更是成功的法宝和功德,这也是各个剧种各级剧团保持长盛不衰的灵丹妙药。
无论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襄垣武乡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的各级剧团,一定要努力啊,如果把向着“梅花、杏花”飘香的无垠原野作为“前进的方向”,风驰电掣一般地疾奔,飞奔,狂奔,那么,上党戏曲的“再度繁荣”就会常伴在戏迷观众身边。
有几个戏迷朋友曾经说过,各个剧团一直以来到目前具有夺梅实力的演员有不少呢,至少不下50人;夺杏的实力演员更多,至少不下100人。
谢谢冷枫老师!本人也只是集中了一些戏迷观众朋友的一些议论,见仁见智,有感而发。
无论如何,我们的戏曲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做什么,把什么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奖不行,但是一味为了奖,就步入了畸形“轨道”,这,并不应该是戏曲事业真正的发展方向。
冷枫兄说的好呀,我还准备放炮呢,想想还是算了。32年27届梅花大赛,681人摘梅,上党舞台六梅竟放,我们该为之骄傲。回头再看看我爱上党戏节目中我们的专家点评与青京赛中的专家点评,就该知大家与大家的差距。何况夺梅的条件在45周岁以下,一台新创大戏或3 个折子戏(含1个新创折子戏)(折子戏卖场恐怕在我们现有的演员是无人敢上了,因为对传统的继承已出现了断裂,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不是很过硬了),现在夺梅它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和极高的学识素养,要有强大的创作团队,有能以本托人度身定制的剧本,找作曲,找导演(更不敢说自我创作的能力了)……
冷老师说的有理,青竹子老师说的有理。
冷老师说的现在就耍个唱腔,要我说,是耍个嗓子,嘿嘿。。。。
现在上党梆子里面下一届夺梅的,也有几个不错的好苗苗,但是要至少6~8年内认真修炼才行啊,如果这几个好苗苗,在这8年内不好好地抓紧时间的话,一切也就白费了!
总之一句话,梅花奖含金量虽不如以前,但是你要去拿,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拿得到的,没有两把刷子还真就不行!
我看除了晋梆和长梆外,其他县级剧团的挑尖把式都是夺梅选手。则是名额太少,我现在急于盼望着今年一年就夺五十朵“梅花”,把那些多年积攒下的好演员的脑袋上统统插上梅花,我心里才舒服!
呵呵,楼主想得也未免太简单了,如果其他县级剧团的挑尖把式都有实力夺梅的话,上党梆子无疑会成为天下第一剧种了,可惜呀,实力实在不尽如人意,离“梅花”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