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剧团还是要考虑排演一些现代戏。
我们不仅要继承好传统戏、古装戏,也要关注当前年轻人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不是他们不喜欢看戏,是没有走进去,怎么走进去?我们要通过增加一些现代戏演出,这个可以把年轻人引领到戏台下,打通他们的看戏的“关节”,培养他们的“兴趣点”,到时候这些年轻人自然会入到传统戏、古装戏的“门儿”里头来的。
我们的很多人一方面对戏曲传承缺乏年轻力量---舞台上的接班人忧心忡忡,一方面却不放心地“担忧”让年轻演员担任主角演出会“砸了剧团的台”;一方面看到戏台下基本上花白的头发一大片进而心里有说不出的那种“酸楚”,一方面却振振有词地说“谁说戏台下都是花白头发了?人到中老年就自然坐到戏台下!”了。
孰知?孰不知?究竟有哪些功成名就的演员不是早早地、甚至18、19岁的时候就站在了舞台上的中心位置?又有哪些名家是在30多岁、40、50岁的时候才担纲舞台主演的?
人、大多数人的“兴趣点”,其实几乎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喜欢什么,对什么有兴趣,什么就做得最好,就最上心,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过去的老演员老艺术家看见年轻演员,恨不得把所有的艺术全部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她们)早日扛起大梁。
生命是靠子孙后代延续的,艺术生命是靠培养徒弟延续的。
农村唱戏观众大都是中老年人。
其实需要培养年轻戏迷或观众。看戏不只看故事,还要看身段、舞美及舞台布置,欣赏唱腔,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欣赏过程!
农村唱戏观众大都是中老年人。
岂止“都是中老年人”,更不乏颤颤巍巍,行走不便的耄耋老人!想想都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