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戏曾经谈过一点意见。在重新看过后,
有新的想法,现一同发在这里,情各位指正。
《汉阳堂》长治梆子剧团
曾经看过长治梆子在中央11套的演出,最近又仔细看了视频。不用说,戏演得非常好,但也有值得商量的地方。
先看看台词和字幕中的文字:
烈日炎炎无阻挡 —— 似应“烈日炎炎无遮挡”。
两个冤家一对强 —— 似应读“犟Jiang” ?
太祖爷赐你...... —— 应读“Ci”,而非“Si或Shi”。
三尺门里势不佳 —— 似应“三尺门里实不佳”。
囚首丧面 —— 或者也可是“囚首垢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吃里往外爬 —— 似应“吃里往外爬扒”。
国公和千岁 —— 剧中对徐公的称呼有“国公”和“千岁”。据有关资料,在皇权社会,只有皇帝以下的“王”和皇娘、皇女等才能称“千岁”。徐公被封过王吗?
其它:
这戏原名《徐公案》,人物表中就写为“徐公”。在《汉阳堂》人物表中直接写为“徐延昭”,这使我又想到《忠保国》中的徐延昭,他们是一个人吗?
按照两本戏中介绍的个人情况,徐延昭者,应该是徐达的后人才对,否则没有哪个开国臣的后人有这样高的地位和能耐。但查徐达家族的宗谱,却没有这个名字。据《忠保国》这个故事的内容来看, 那个被抱在怀里的太子应该是万历皇帝。万历10岁继位,的却是年幼,只是剧中把他抱在怀里罢了。而且《明史》中载万历的生母孝定太后姓李,原是贵妃。戏中的国太又称李艳妃,这也吻合。皇后姓李,国丈李良也算合理,杨波也有点影子,但徐延昭似乎无迹可寻。从嘉靖到万历,朝中有三个重臣炙手可热:严嵩、徐阶、张居正。其中,徐阶历经三朝(世宗、穆宗和万历)人都称他为“徐阁老”,后来成了首辅。他曾救过还是一个小官的海瑞的性命,主持搬倒大奸臣严嵩的斗争,声名显赫。万历登基时徐阶有六十岁,戏中他是戴白髯口,没有问题。或许这徐延昭就是徐阶?
但唱词中又有“昔日里我参严嵩你护驾,保大明......;除徐阶伸张正义我动本,你上疏法办奸相同受罚”。这里提到了徐阶这个人。查史料,海瑞的确处理过徐阶纵容子弟强购乡民土地和为非作歹的案子,(尽管徐阶曾救过他的命,)但那时徐阶已经退休了。严嵩的案子是以徐阶为主办的。其实,在海瑞杀了徐阶之子以后,他的官也被罢了,而且在后来的十六年中无事可做。在他恢复公职后,是在南京工作。看来徐延昭既不是徐达后代,也不是徐阶,而是虚构的人物了。
剧中还有一段海瑞和徐延昭共同回忆参严嵩、除徐阶等被罢官的事。但他的官位不高,在朝做过户部主事,复职后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因此,他也不可能和国公或什么王有兄弟之情谊。不知道这个戏的编剧是根据哪个故事编的?或者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有本历史小说名为《徐公案》,或许是根据这本小说编的?
徐延昭在渔家女的铁证面前,心情十分复杂,海瑞就按照小王的指示又对他表扬了一番后有一段唱词:“这真是打得不痛抓得怕,浑身发痒骨头麻,一会儿严冬似春夏, 一会儿酷暑似腊八,一会儿筋骨似刀剮,一会儿脊梁似锤砸,一会儿耳聋嗓子麻,一会儿身上起疙瘩”。这一连串的排比句子,好像在说他刚才的身体的感受,但这些身体的感受能说明什么呢?比如“身上起疙瘩”这句是要表达什么?或许编剧是想用这几句唱词来说明徐延昭一方面要面对儿子犯法要抵命的事实,另一方面又面对自己身为国公而要承担严正执法的无奈的复杂心情?我看不如直接用词汇来说明他痛苦而无奈的心情更明白些,不必用这几句似是而非的排比句子。(接下页)
正好,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两个视屏,一个名为《海瑞告状》,为河北永年西调剧团演唱。还有一个戏是《徐延昭斩子》,一个河南的什么豫剧团演的。里面就没有这一段唱词。而且也未提到什么参严嵩、除徐阶,以及徐延昭和海瑞有什么兄弟之情谊的事。在海瑞把案件摆在徐公面前,要求他像包公那样铁面无私地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徐公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还是决定抬出铡刀,要将儿子处决。他们的戏与上党戏说的是同一个故事,但省略了不少内容。特别要说的是,他们的说唱完全是河南腔和河北腔,不像咱们的演员用普通话来表演。这才是真正的地方戏啊!
这里我尝试就上面提到几句唱词作如下修改:
这真是 ——
打我没啥抓我怕,
浑身发痒骨头麻。
儿子犯了杀人罪,
汉阳堂上某执法。
如若来把娇儿铡,
心上如同钢刀扎。
如若不把娇儿杀,
身为国公责任大。
徇私枉法为自己,
黎民百姓会说啥?
思来想去难决断 ......
唉.......(坐下,继续原来的内容)
望行家们提提意见。
前面说到,这个戏原名是《徐公案》。这个戏名好像比较吸引眼球,一看就知道是有关案件的故事,不知为什么要改成《汉阳堂》?这个名词是建筑物名词,以其为戏名可以是古,可以是今,甚至可以在里面讨论“科学发展观”。或许《徐公案》更好些?
长治梆子在中央11套的视频中,有徐公在行刑时铡刀高挂在半空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铡人要在高空进行?
本剧就情节来说是合理的。执法部门的公务员要像包公和徐公那样,严于律己,侄子或者儿子犯法与民同罪,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戏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应该一直演下去!
下面是有关徐阶和海瑞的资料,有兴趣者,可以看看。(接下页)
徐阶(1503-1583),华亭(现上海松江)人。他在明朝所有相当于宰相职务的首辅中间,不是最出名的,也不是最出色的。但他却是将中国历史上最出名之一的奸臣严嵩扳倒的主力,如果不是他,严氏父子还将继续作恶下去。《明史》以少有的口气,高度推崇这位徐文贞:“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论者翕然推阶为名相。” 当年,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话》的一篇短文中,讲了一则有关他坦陈错谬,不怕丢丑的佳话。
纵观徐阶一生,只为“隐忍”二字。他是王守仁《心学》的完美继承者。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最终击溃了严嵩。因任首辅多年,为两朝元老,人都称为“徐阁老”。辞退首辅前,提拔了张居正。 嘉靖欲杀海瑞,也被他以“杀身成名”之由免除。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勒令地方强豪退出多占土地。徐阶因是松江大地主,险遭杀身之祸,只好逃至他乡。但他利用手中的关系,最后还是把海瑞的官罢了。
海瑞(1515年-1587年),回族,明代著名政治家、著名清官。海瑞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从教时被称为海笔架,后人称其为“海青天”。
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兴国州判官(今湖北省阳新县)。
海瑞 |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曾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书,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帮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嘉靖最初把这篇奏章留中不发,但最后还是气愤难平,下令将海瑞逮捕到东厂禁锢。
首辅徐阶力救海瑞。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
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深受百姓的爱戴。后被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之久。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后病死于南京。
关于《海瑞罢官》:
明朝首相徐阶告老还乡,其子徐瑛仗势霸占民田、气死赵玉山之子,又抢走赵的孙女小兰。小兰母洪氏赴县控告。县令王明友受贿,当堂打死赵玉山,轰出洪氏。海瑞正调任应天巡抚,得知冤情,复审此案。徐阶自恃有恩于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赎罪。海瑞指明占田应退,犯法当诛。徐阶恼怒,唆使朝臣弹劫海瑞,新巡抚戴风翔亲来摘印。海瑞于交印前,斩了徐瑛及县令王明友。
申老师,河南有河南的地方。方言,永年西调也有地方言,作家不一样,剧本编的不可能一样,能唱出主题,脱出情感就好。没什么标准,作家用词一会严冬似春夏。一会酷署似腊八,他用春秋四季来形容徐国公,用词大气,适合那个时代唱词
申老师,河南有河南的地方。方言,永年西调也有地方言,作家不一样,剧本编的不可能一样,能唱出主题,脱出情感就好。没什么标准,作家用词一会严冬似春夏。一会酷署似腊八,他用春秋四季来形容徐国公,用词大气,适合那个时代唱词[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23 17:18:25编辑过]
老申谢感谢 月亮 关注!
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而已。我主要觉得,这段唱词,可能有观众理解困难,不如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