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之旁议》 后记
——关于振兴上党戏曲的几点建议
到现在,我已看过一百多个视频。总的来说,咱们的上党戏是很有特色的戏种,饱含豪放之情,唱腔激越高昂,却也委婉动听,活泼欢乐,可以说是瑰宝。据说,上党戏有四百多个剧目,但遗憾的是不能在视频中观看。当在赞扬咱们上党戏的同时,我也觉得有必要指出在已看过的剧目中存在一些问题,以便大家共同商讨,加以改进。
1、视频中台词和字幕中的文字有错别字,或演员认读有错误。一是因为多数传统戏脚本比较老,有的是靠口传心授沿袭下来的,以讹传讹,未得到更正。二是编剧在编写时就把字写错了,演员们也未能更正。三是在上传字幕时输入错误。
2、引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错误。比较典型的是《忠保国》,剧中有台词说韩信是张良引荐给刘邦的。其实,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问题是多少年来,剧团就一直这样唱,观众也一直这样看,竟然没有人要求对此进行更正。
3、一些戏的人物、情节等方面不合理,或戏与戏之间有矛盾。比如杨家戏,连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在《杨八姐游春》中,八姐十八岁(虚),而比他小一代的宋仁宗倒已经成“糟老头子”了,而仁宗的爷爷太宗比杨令公还小几岁呢。在《两狼山》(潞城红旗剧团)中提到的搬兵的目的地就同《楊七娘》中提到的不一样。到瓜洲搬兵,就是“回朝搬兵?”还有就是化妆,《两狼山》中的宋王的胡子是花白的,八千岁是黑胡子,六郎最后也长了胡子;而发生在后来的《潘楊訟》(晋城梆子剧团)中的宋王则是黑胡子,八千岁和六郎都是小生。六郎在《两狼山》中借呼延赞的三千人马,攻打辽国,韩昌投降,送降表给了六郎,怎么在《潘楊訟》六郎又是私自回家?等等。
4、一些地方戏的特色正在消退。多数剧团的演出在道白和歌唱中正在“去上党化”,有的剧团的演出,除了歌唱的旋律还部分保留咱们上党几种调子外,都非常普通话化了。上党地区,所有县市的发音都没有卷舌音,也就是声母 Z/ Zh, C/Ch, S/Sh, R/L(Y),X/S(Sh) 不分,有的县市韵母EN/ENG, AN/ANG,IN/EN等不分。这样,在演出时用地方上的发音,就很有特色。比如: “干其何事?”用长治话说就是“GANG QI HE SI?” 如果说“GAN QI HE SHI?” 字正腔圆,那就是普通话的发音了,好像是中央某话剧团的演员在演出呢!这样的话,咱们本地人听起来就少了亲切感。看到有平顺和潞城剧团的丑角,长治市区梆子的杨八姐、九妹,晋城市梆子的潘仁美等还继续用地方腔,听起来觉得很有味。在地方特色方面,南方戏最好,因为他们的语言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北方戏,河南戏就很有特色,一听就是河南腔:“干啥哩?”。
5、不适当的迎合。现在戏剧市场不怎么好,剧团想用现在流行的一些手段,急着去讨好年轻的观众,甚至那些喜欢低级趣味的观众,在戏剧中跳一些露肚皮、扭屁股的舞蹈,说唱隐喻性事的话语。但这不是传统,更不是正能量!
6、过分地使用“高技术”。比如灯光,动即将戏台弄得一片漆黑,让观众处在黑暗的环境中。还有将电影搬到戏台,让“城上”的人在台上,“城下”的人反而到了“天上”,视觉产生错误;当然,有些场景是可以的,比如天上下雨、闪电,以及一些适当的布景等。过分的使用高技术,会使戏剧这一以“做念唱打”为主的艺术形式受到打击,失去传统。
7、一些唱腔让观众难适应。有些戏的唱腔不知道是那种戏的唱腔,观众的思维跟不上。还有些梆子剧团的“家伙”锣敲得太响了些,而且有时边唱边打,这会妨碍观众听演员的美妙的演唱。
8、不适当的化妆,有损观众对戏剧的观感。比如清朝戏中出现留平头的角色,古代成年男子,长发披肩等等,观众会感到剧团编导不懂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排演戏不认真,草率。
当然,这些缺陷是“一个指头”的问题。这些戏,特别是老戏传唱了这么多年,能够流传下来,说明它们都是有生命力的。其中宋朝的楊家戏,歌颂的都是山西的英雄,应当永远传唱。
为了振兴本地戏曲,本人建议:
1、正本清源。是否可以组织人员来评论一下咱们这些演了多年的戏和剧本?纠正一些错误的、不准确的内容,或者尽量理顺戏与戏之间的关系,不要让它们之间出现内容上的抵触。有的内容需要优化。
剧本是一剧之本,一旦公演,就如同书刊报章杂志,面对公众,就有了社会责任。如果演唱中常有错误出现,不但剧本作者有责任,演员也有责任。字幕上如果常出错别字,也会影响观众的欣赏情绪。
2、推陈出新。各团都有一些老戏,是否可以把脚本找出来,再审阅一下,看看是否可以重新使用?只要三十多岁的人没有看过,他们看时,都会有新鲜感。如果上党戏的剧目真有四百多个,应该整理并让这些剧目重新与观众见面。
3、与时俱进。现在电视台有许多才艺比赛节目,剧团是否可以借鉴用来组织与观众互动?即在每个台口,每个晚上开戏前用十分钟时间,让观众上台来唱一段,亮亮嗓子?再给他们评论一下?如果能行,观众肯定欢迎!
4、科学发展。主要是在人才的培养、道具和市场的开发方面。比如,如果能够将有关内容的戏串连起来演出,也许能够吸引一些观众。象杨家戏、宋朝宫廷系,明朝戏,包括朱元璋同徐达他们推翻元朝的战争戏和后来的宫廷戏,像《二进宫》等。当然“落子”和“梆子”不一样,但都是本地戏,有条件的剧团(比如平顺的剧团,落子和大戏都能唱)是否可以统筹?
还有,要讲解或宣传一些戏剧知识,比如,演戏有一定的“程式”,就可以向观众宣传。不知道剧团印不印节目单,如果印,可以将有关看戏的知识印在上面,让观众看看。观众对戏剧越了解,越对他们有吸引力。
5、要有梦想。做自己的梦,就要组织力量编新剧本,有自己的特色;没有新剧本就很难吸引新老观众。但是,对于新编历史剧,编导和演员必须特别注意,要认真地阅读相关的历史著作,才能将戏编好演好,不然错误百出,误人误己。
6、新的思路:对上党戏种进行整合,创建“上党剧” —— 简称“党剧”。
这是仅一个想法。我将在下一个帖子中详谈。其指导思想是:
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
关于您提出的第6个建议:新的思路:对上党戏种进行整合,创建“上党剧” —— 简称“党剧”。
1、这个不应该作为振兴发展保护上党戏的议题,上党戏也包括几个剧种,其中有梆子、落子,以及几个秧歌戏,各剧种都是单独一个剧种,历史悠久,格式、板式结构不一样,韵律不一样,也就是构成剧种的要素不一样,怎么整合?
2、上党梆子从最初的祭祀、社火等,到对戏、乐户戏等,经越千年以上,形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为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昆梆罗卷黄”,其中的梆子即晋东南人民叫“大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30年代将“大戏”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更名为上党梆子,已经约定俗成。
3、上党落子从最初的以武乡榆社一带的闹戏,以及以黎城潞城一带的黎城闹戏融合形成,即黎城落子,尽管不是秧歌戏,但曾也被称为“胡胡秧歌”、“胡胡戏”,目前考证在200年左右,晋东南人民叫“胡胡戏”,虽然受到受到上党梆子影响,但始终是一个独立的剧种,1954年更名为上党落子,已经约定俗成。
4、之前,也有极少数人一直在翻样子提出设法要把上党梆子更名为“宫调”“泽州调”,还有设法要把上党梆子更名为“党剧”,以及还有设法要把上党落子更名为“潞剧”,等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切实际,背离历史发展,时代发展,以及文化发展要求的喧哗,晋东南560万人民注定是坚决反对的,这种提法也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您提出的第6个建议:新的思路:对上党戏种进行整合,创建“上党剧” —— 简称“党剧”。<!--?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这个不应该作为振兴发展保护上党戏的议题,上党戏也包括几个剧种,其中有梆子、落子,以及几个秧歌戏,各剧种都是单独一个剧种,历史悠久,格式、板式结构不一样,韵律不一样,也就是构成剧种的要素不一样,怎么整合?
2、上党梆子从最初的祭祀、社火等,到对戏、乐户戏等,经越千年以上,形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为5种声腔同台演出的“昆梆罗卷黄”,其中的梆子即晋东南人民叫“大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30年代将“大戏”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更名为上党梆子,已经约定俗成。
3、上党落子从最初的以武乡榆社一带的闹戏,以及以黎城潞城一带的黎城闹戏融合形成,即黎城落子,尽管不是秧歌戏,但曾也被称为“胡胡秧歌”、“胡胡戏”,目前考证在200年左右,晋东南人民叫“胡胡戏”,虽然受到受到上党梆子影响,但始终是一个独立的剧种,1954年更名为上党落子,已经约定俗成。
4、之前,也有极少数人一直在翻样子提出设法要把上党梆子更名为“宫调”“泽州调”,还有设法要把上党梆子更名为“党剧”,以及还有设法要把上党落子更名为“潞剧”,等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切实际,背离历史发展,时代发展,以及文化发展要求的喧哗,晋东南560万人民注定是坚决反对的,这种提法也没有任何意义。[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0 17:16:18编辑过]
谢谢 大戏网友 的关注和评论。
我将用另一个帖子,谈谈我的想法。
能讨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