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雁南飞和梁红玉观感

1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7/12 11:48:06
昨天晚上在上秦村观看了一团的雁南飞。梁红玉和雁南飞都是一团新排的戏,能排个新戏很不容易,而且这两本新戏在群众中的反响还很不错。我也有幸在上秦村看了这两本戏,都是拿着凳子,正儿八经坐在舞台下看的,既然看了,就忍不住想说说。
个人感觉梁红玉要比雁南归好,不仅因为是陈素琴当主演,首先,从主题立意上,梁红玉主题突出,立意高远,以南宋初年宋金作战为大背景,通过平定内乱和金山大战两个故事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的高大形象,看了这出戏,能够被梁红玉保家卫国的热情和激情所感染,能够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剧情线索清晰简单,让人容易理解,且能够产生共鸣。而雁南归缺乏明显的主题,剧情虽然跌宕,其实不能叫跌宕,而是应该叫奇特,不知道这样讲对不对。但有些关键节点显得勉强,所以感觉有些冗长,感觉全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纷繁复杂,没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引导观众产生共鸣,去调动观众的神经。这出戏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但全剧非常平淡,没有特别的高潮,高潮一定是要有抑有扬,才能突显出高潮,如果场场都重要,都要紧绷着,那就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了。从昨晚的感觉来讲,剧情给人的感觉非常累,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就直接捅破就行了,不需要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反而给人故意雕琢、拖沓的感觉。
再者,从舞台表现上来说,雁南飞缺乏像梁红玉那样,不管是从演唱,还是从表扬上都非常有张力的场次,或者说表演高潮,或者说大段的唱腔。我认为戏曲中的高潮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剧情的高潮,比如三关排宴里排宴异常肯定是全剧的高潮,因为那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佘太君的道白和唱词字字珠玑,索要四郎也是一步紧跟一步,问萧太后的话也是一环紧扣一环,让人看了就是觉得舒畅、过瘾,且合情合理。而斥子一折则是表演上和情感上的高潮,一段经典唱段成就了上党梆子,这段经典唱段成了上党梆子的代表。回过头来说梁红玉,梁红玉是不缺乏这样的有张力的场次的,从平叛时的赶马一场和马童的精彩表演,到最后金殿请缨的一马三箭的大段唱,再到最后校场练兵时的那段“山河破碎遍体伤”,再到最后开打,这叫起伏跌宕,这叫张力十足。而雁南归里很少有这样有张力、有感染力的场次。四公主见了谁也是哭,就不如让她在见了最重要人物时来一场痛哭,就像祥林嫂,确实很可怜,但你天天哭,别人就见怪不怪了,四公主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如果能够运用好戏曲舞台表演的技巧,扩大舞台表现的张力,也许就能够弥补剧本上的不足。
昨晚在看雁南归的时候,一边看,一遍用手机搜关于赵构和韦太后的资料,不管是真实的也好,虚构的也罢,但靖康之变是无可争议的史实啊,徽钦二宗连同北宋官员、皇室五六千人被俘,很多公主、妃子都成了金人的玩物,天哪,这是皇帝啊,最后皇帝也客死异邦,试想想,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一个普通老百姓,你会怎么样?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觉得该剧还是应该以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为要旨,从这个目标着手去开展故事。应该深入挖掘公主和太后感情上的最脆弱的地方,只有把他们最私底下的情感挖掘出来,才能找到他们矛盾的冲突点,同时也能激发一下观众的同情和理解,产生更多的感染力,赵构的情绪也没有表现完整,最后唱了那么不疼不痒的一段就完了,皇帝也不好当啊,让赵构再吐吐心里的苦水,塑造的更加丰满一点,这样我觉得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拍砖!
2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6/7/14 18:17:07
这个戏的着眼如果是“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倒没趣了,我感觉。恰恰现在的主题会给人以内心的冲击,我觉得它是在揭示“人性”,这样的主题反而不浅薄刻露,有嚼头。

不过,这个戏确实有很多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比如,从剧情上来说,公主被掳异邦,受了许多磨难,应该对人情事故有体会,不至于天真到在大理寺失口说出太后难以言说的经历;这还不算,在整个情节发展过程中,她一直不明白太后不能容她的原因,这就更叫人匪夷所思了。

看戏后,还有一个感觉,四公主性格并不鲜明,像楼主所言,她只是一味的悲苦,一味地哭……

此外,该剧的唱腔布局似有些问题。在文体宫演出时,有一段把好多戏迷听得打哈欠了,具体记不得是哪一段了,记得是一大段很冗长的大板。
3楼
易居者 发表于:2016/7/14 19:51:38
        我倒十分赞同楼主的这一观点,因为“能够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怀”的剧目才是经久不衰的好剧目,爱国主义无疑就是是永恒的主题。谢谢楼主好贴!
4楼
抵制日货 发表于:2016/7/19 14:57:03
梁红玉就是安国夫人吧?谁知道晋邦今年怎么很少唱哑女告状了
5楼
猫眼看戏 发表于:2016/7/22 13:08:07
        雁难归不是雁南飞,这个戏吸引戏迷的主要是主演阵容,齐素珍,卢爱琴,陈树涛,郑发根,郑俊强,宋晋义,李丹,这属于豪华阵容吧。在排戏的时候,戏迷们就非常期待,彩排和演出的时候我都看了,上党梆子的唱腔基本都囊括了,听着非常过瘾!至于猴老师说的“一大段很冗长的大板。”,我倒觉得非常过瘾,当然这是个人喜好,梆子就是大板听着过瘾,通透。
6楼
易居者 发表于:2016/7/23 11:40:38
       那天急匆匆跟过贴后就再也没有浏览,更没有仔细推敲此贴。直到昨晚看了猫眼看戏的回复,才知道该剧原本叫“雁难归不是雁南飞 此剧我没看过,但是却在网上看了不少有关该剧的剧情简介:原来叫《南宋遗篇》,后更名为《雁难归》,经楼主这么歪打正着一提醒,我突然茅塞顿开,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今天直直琢磨一个早上,大半个上午,就觉得该剧如果真地叫做南飞》真乃画龙点睛,恰如其分。理由有三:一、先前的《南宋遗篇》太过笼统,泛指;而更名后的雁难归》又太过直白,浅露;唯有南飞》是该剧最美丽的外衣,它既不故作高雅也不落俗套,而且于隐隐约约的朦胧之中微微凸显出几分诗意,真是耐人寻味,美不胜收。我想,霍老师看到此贴后也一点会与我大有同感吧?而且,我这一建议也一定会在戏迷和戏曲专家之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嘿!梆子王,真正的上党梆子也!
7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7/23 14:39:05
前几天和一位戏迷在微信群里也讨论到了此剧,经过讨论,有些想法就更加具体了,说出来大家也一起讨论一下,月下先生提到的此剧剧情上不是很通畅的地方就是大家会觉得公主似乎有些傻,不谙世事,戏里边公主和太后一共见了三回,天哪,见了三回竟然最后还是逼死了公主,而且公主一直苦苦哀求,何必呢?其实公主只需要和太后见一次就够了,如果剧情设置成这样:皇帝和公主感情深厚,急切想见公主,那就先召见公主呗,那这一场结果就应该是很好的啊,兄妹重逢,肯定是万分欣喜。那这个时候就让皇帝去见太后,皇帝兴高采烈地去见太后的时候,太后就给他泼一盆冷水,威逼皇帝,或者污蔑公主,这个时候太后怎么做都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应该给太后一个独白,让太后到处内心不愿见公主的原因,让太后将在金国耻辱的经历往外揭一下,也让观众明白,其实是博得观众的理解和同情,让戏更感人。皇帝孝顺啊,也不敢违抗母命,只得惺惺而归,见了公主也不好交代,也是两头为难。最后,再让公主、太后和皇帝来个三照面,让太后绝情、公主绝望、皇帝为难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无情地对人性进行赤裸裸地鞭挞,最后来个各方感情的大爆发,在高潮中收尾。
大家觉得这样如何?嘿嘿。。。。。。
8楼
抵制日货 发表于:2016/7/25 10:15:49
这两部戏都不错,是戏曲里少有的以历史事实改编的,当时公主太多,赵构也不认识,主要是太后的屈辱不能让人知道,公主就只有悲剧了。
9楼
易居者 发表于:2016/7/25 13:17:13

      该剧叫雁难归只是侧重强调了福柔公主一人的大不幸,而叫“雁南飞”就不一样了就像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不叫《活捉座山雕》一样。——我姑妄言之。莫当真。

10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7/26 11:50:00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呀,嘿嘿。。。。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