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为什么名家简介里没有郭金顺啊?

1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11/4 14:07:35
刚才看了一遍戏曲网的名家简介,发现好多现代的名家还没有收录进去,比如郭金顺、郝同生、王桂兰、刘汝森等等,同时也希望能够收录一些落子、秧歌名家。
2楼
晋安 发表于:2016/11/4 15:03:04
我也想加入,主要是没人提供资料。说实话,一个网站真的不是一个人干的事。
3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11/4 15:46:16
好吧,我们还是静静地等吧。。。。
4楼
冷枫 发表于:2016/11/4 16:17:05
其实《上党梆子》一书中都有,转发到戏曲网应该不难吧。
5楼
上党好戏 发表于:2016/11/17 17:03:31
郭金顺
郭金顺(1915-1982) 又名郭应昌。山西省高平县南关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须生。山西省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理事。长治市六届人大代表。
民国四年十月十五日(阴历九月初七),郭金顺出生于高平县南关的一个梨园世家。祖父给戏班做水纱。父亲郭生生是旦角演员。郭金顺从小耳濡目染,对上党梆子有着特殊感情。10岁上随父亲到戏班学习。由于他的天赋条件和勤奋学习,14岁上在高平城内喉咽祠腊月初八(已是1929年1月8日)的会戏上扮演了《挂龙灯》的赵匡胤一鸣惊人,“小红生”的艺名就全县驰名。到了1929年的春天,赵清海看了郭金顺的演出,非常喜欢,给他配演了《挂龙灯》的高怀德,并把他收在门下。名师悉心培育后进,新苗诚恳投入高门,艺坛佳话遍传上党。三年时间,郭金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师之后,声名大震。1934、1935年两次参加泽州艺员赴并演出。获得省城观众赠与“后起之秀”缎幛一面。解放前的十多年,他先后住过“常关戏”、苏庄戏永顺班、伞盖戏公益班、三乐意班、万亿班和王教戏三义班、壶关三乐班等班社。
抗日战争时期,戏班大部瘫痪。1945年高平县城解放。当年冬季,郭金顺就参加了县人民政府在围城村组织的戏曲演员集训,并于1946年初组成高平县朝阳剧团,郭金顺任副团长。1954年随团调到长治,组建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一分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前身),于1955年任团长。1956年参加长治专区赴京汇报演出团,在首都上演了《两狼山》《徐公案》《三关排宴》等戏。1959年,参加山西人民福建前线慰问团第四演出团到福建前线劳军。1960年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1962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三关排宴》,扮演剧中的杨四郎。拍完电影返晋时,在北京曾作短期演出。四月下旬,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在国务院小礼堂观看了《三关排宴》,李先念、乌兰夫、罗瑞卿三位副总理和包尔汉副委员长上台接见,并合影留念。
郭金顺同志在58年舞台生涯中,演出了数以百计的剧目。如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两狼山》《乾坤带》《雁门关》《徐公案》《混冤案》《赏花楼》《法门寺》《东门会》等;上党皮黄《打金枝》《九龙峪》《挂龙灯》《清河桥》等;上党昆曲《长生殿》《赤壁游》等;现代戏《白毛女》《赤叶河》《十里店》等。在这些剧目里,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为上党梆子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金顺演《挂龙灯》,是成名于“赵”,深造于“高”,一生不知演了多少次,每次都使人得到高度的美的感受。高怀德登城楼时的表演,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是他在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重点加工的角色。这个角色台词不多,很不容易发挥演员的艺术才能。但郭金顺能在赋予他的有限的时间内,突出地表现出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像“接关”时,杨四郎本来想随着大伙溜进关去,可是,被杨宗保认出来了,举拳躬身向他致意。这一来,像惊雷炸响,震得他不知所以。他怔了一下,看看侄儿,看看自己,用手一拉帽檐,一跺足,一侧身,溜了过去。这拉帽檐的动作就是郭金顺的创造,它充分揭示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如《打金枝》唐代宗登殿时的50多句唱腔,他是一气呵成,字字珠玉。特别是最后的“一步一步步步步步往上提”是高潮,是要彩的地方。他巧咬字,善切音,恰当地表达了唐代宗当时的感情,成为上党皮黄的著名唱段。
郭金顺是一个善于吸收的人,同时又敢于创新。熟悉上党梆子的老人都会告诉你郭金顺的那些表演是跟谁学来的,可又和原来的大不相同。他的叫板艺术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清新活泼,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凄惨悲伤,各具特色,毫无雷同。他创造的老生腔,给上党梆子唱腔增添了新的腔调。《两狼山》的“夜沉沉冷森森初更时分”唱段,在凄凉、苦恼中透露出悲壮、刚健,得到了同行的公认。
郭金顺热心提携、教育后一代,上党剧坛的中青年演员大都受过他的教益。马正瑞在《打金枝》中演的唐代宗,郭孝明在《三关排宴》中演的杨四郎,都是得到他的亲授的。
6楼
上党好戏 发表于:2016/11/17 17:25:09
郝同生
郝同生(1934—1984) 潞城县微子镇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攻须生、小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郝同生同志幼年聪颖好学,热爱戏曲事业,1945年潞城县解放后,就参加太南胜利剧团。成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段二淼的徒弟。由于他刻苦练功,虚心求教,不久即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认为是上党剧坛的后起之秀。1954年,长治专区组建人民剧团时,他入第二分团(上党落子)任演员并学习导演。曾导演上党落子《两兄弟》并饰演剧中之丁有宝,在1955年冬山西省戏曲艺术小型观摩演出中,由于导演比较成功,更加他唱腔清脆甜润,表演细腻逼真,引起了轰动。1956年随长治专区赴京汇报演出团到北京,在《两狼山》中饰演杨六郎,受到好评。同年,与吴婉芝同志结婚。1957年转入第一分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前身)改唱上党梆子。夫妻二人切磋琢磨,使艺术水平又有很大提高。“反右”中受到了错误的对待,历经坎坷,并一度下放农村劳动。1960年重返剧团工作。7月份,参加了山西省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在《三关排宴》中扮演杨四郎。1962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上党梆子戏曲艺术片《三关排宴》中为焦光普配音。同年4月,上党梆子剧团返晋时途经北京,曾作短暂演出。郝同生在《徐公案》中饰海瑞,受到首都戏曲界交口赞誉。《戏剧报》在插页中发表他与薛万青演出《徐公案》的彩色剧照。在“文革”中备受摧残,但因观众的强烈要求,“造反派”的头头们,后来也不得不让他登台演出。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郝同生同志政治上获得了彻底平反,艺术上也开始了新的探索。1982年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时,他在《收书》中扮演颜惠民,震撼了观摩代表,获一等演员奖,并曾专程赴太原作汇报演出。正当他表演艺术已臻成熟,唱腔探索初获盛誉,将为振兴上党梆子大显身手之时,突然病魔缠身。省地领导对他的病情异常关切,特别组织了治疗组织,医护人员悉心疗护,但病根已深,回天无力,终于在1984年5月3日逝世。晋东南行政公署组织了治丧委员会,并于同月12日在长治市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开会追悼。
在郝同生同志近四十年的舞台生涯中,扮演了《两兄弟》的丁有宝,《三关排宴》的杨四郎,《徐公案》的海瑞,《十里店》的高志新,《沙家浜》的刁德一,《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红灯记》的李玉和,《潘杨讼》的寇准,《乾坤带》《雁门关》的杨八郎,《斩花堂》的颜惠民,《李双双》的喜旺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公案》并经山西省文化厅录像存档。
郝同生同志锐意于上党梆子的唱腔革新,他认为只有不断改革,戏曲才会有无限生命力,因而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开始,他的试探尚未为人们普遍理解,不时传来些闲言碎语,但他不为所动,执著追求,逐步为人们接受、赞扬。如再假数年,当会获得更好成果,实在是一件憾事。
郝同生同志弥留之际,恳切地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了多年夙望。
郝同生与吴婉芝的长女吴国华和女婿张保平,都是上党梆子优秀青年演员。克绍箕裘,受人赞誉。
7楼
上党好戏 发表于:2016/11/17 17:26:31
刘汝森
刘汝森(1935—   ) 潞城市辛安泉镇西流村人。上党梆子须生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职称:二级演员。
1948年,刘汝森13岁参加了太南胜利剧团,初学旦角,不久就改学须生、老生,有时也反串丑角。1954年,入新组建的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一分团(今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前身)。1956年,参加长治专区赴京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1959年,随团到福建前线慰问演出。1982年,山西省举行优秀中青年演员巡回评比演出,他在《二堂舍子》中饰演刘彦昌,获二级优秀演员奖。
刘汝森嗓音宏亮清晰,高亢激越,做戏认真,富有激情,常常获得观众热烈掌声。他曾扮演过《宝莲灯》中的刘彦昌,《秦香莲》中的韩琦,《忠烈千秋》中的寇准,《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快马加鞭》中的高永进等角色,在观众中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热心帮助青年演员,甘为人梯,很受大伙爱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1/17 17:27:38编辑过]
8楼
上党好戏 发表于:2016/11/17 17:31:10
王桂兰
王桂兰(1938-   ) 女。父江西人,母四川人,均为老红军。后从继父姓,入高平河西镇籍。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以扮演上党梆子须生著名,兼演小生、老旦,二级演员。
王桂兰曾担任过副乡长,因热爱戏曲,常参加业余演出活动。后遂“下海”从艺,于1955年参加高平县新光剧团。1959年,调晋东南专区上党梆子剧团。
王桂兰唱腔清脆洪亮,素有“铁嗓子”之称,她以扮演《挂龙灯》中的赵匡胤一鸣惊人;扮演小生,温文尔雅,倜傥风流;扮演老旦,庄严持重,体态大方。曾在《打金枝》中扮演郭暧,《皮秀英打虎》中扮演吴祯,《金玉佩》中扮演陈秋遴,《三关排宴》中扮演佘太君和萧银宗,《乾坤带》《雁门关》中扮演佘太君,《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沙家浜》中扮演沙奶奶,《十里店》中扮演东方母,深受观众喜爱。《十里店》中“查卫生”一场,《沙家浜》中“斥敌”一场,她唱得痛快淋漓,声震屋瓦,观众常常报以热烈的掌声。
1979年王桂兰获晋东南地区质量戏巡回观摩演员奖。1982年,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演员巡回评比演出获二等演员奖。1988年,获山西省振兴上党梆子调演配角银牌奖。
王桂兰年过半百时,仍然坚持下乡演出,并积极扶持青年演员成长,受到了大伙的尊重。现已退休。
王桂兰爱人马明昌,系名二净马高升之子,也曾多年从事戏曲工作,演须生兼导演。
9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11/18 13:52:10
这都是从哪弄来的资料啊?好全啊
10楼
梆子王 发表于:2016/11/18 13:52:27
多谢上党好戏!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