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上党戏的出路和瓶颈是什么?大家议一议,要切合实际

1楼
雪中松 发表于:2010/11/15 18:37:07
上党戏的出路和瓶颈是什么?希望大家都来议一议,要切合实际。先谢谢大家了
2楼
唐风 发表于:2010/11/15 20:44:54

一部电影、一部戏曲、一部小说,是不是吸引人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好的情节!其次才是好的演员!所以上党梆子的出路关键在于剧本和唱腔设计!

就目前上党梆子自己的几个新编剧目而言,严重一点说是没有一个成功的,说教气息太浓、写实笔法太厚,让戏曲本来是娱乐的东西成了教科书、成了历史!

个人认为戏曲的首要功能是娱乐!所以戏曲剧本应该突出其娱乐功能,正如小品演员赵本山所说,他的小品只是为了逗观众乐呵乐呵,没有所谓主题,但一个成功的娱乐小品肯定是能让观众悟到一些东西的,而且也是观众乐于接受的!《卖拐》有人说没说明什么问题,但《卖》剧确实让观众笑了,而且让观众百看不厌,我们能说它不成功吗?

再回头看看我们上党梆子近些年来几个新编剧本,都是一味地追求还原历史,戏曲不是历史教科书,不必受历史事实的限制,就好象西瓜主要是让人解渴一样,你非要赋予西瓜更多的所谓保健功能,到最后,就成了虚假广告,没人愿吃,也没人愿种!只到最后西瓜这个品种绝迹!

上党梆子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要一味追求新剧本,把传统的老剧本都整理排练出来,可以说够每一个剧团生存几百年了!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舞台下看到过的《卷席筒》《黄金婵》《湘蝴蝶》、《借闺女》、《姐妹易嫁》、《两狼山》、《少国公》、《郑小娇》、《黄鹤楼》等等剧目,现在可能有几十年没在舞台上出现过了!这些剧目是经过检验、得到观众认可的剧目,但现在居然绝迹于舞台,是什么原因?或许是没有合适的演员,或许是没有足够能力,不得而知,只是如果感觉没有好的剧本,即使一个剧团全部都是梅花奖获得者,也不会有多少生存能力!

 

3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0/11/15 20:52:09

甁颈当然在人才!

在管理,但管理归根结底还在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5 20:52:52编辑过]
4楼
圣人刘 发表于:2010/11/28 11:29:40
顶月下,人是关键,只是我们梆子的环境现在还不太好,就以梅花奖来说,已经多少年没有了,是什么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梆子戏出现的断档情况不容乐观,是我们的演员没有实力拿奖吗,我想不是的,关键还在于人,人是第一要素啊
5楼
牧主 发表于:2010/12/1 14:57:53
[em218]
6楼
放飞心情 发表于:2010/12/26 16:51:20
非常赞同唐风的见解  
7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0/12/26 19:36:39

    把戏演好关键,但要演好戏,搞戏的人要有素养,所以人才很重要;

    同时,好戏还要有观众,观众也是需要“培养”的,特别是传统艺术的观众,需要靠熏陶啊!

8楼
安逸的哥哥 发表于:2011/1/14 16:01:53
不错支持
海南旅游攻略
三亚自助游
海南旅游
三亚家庭旅馆
三亚自助游
三亚家庭旅馆
9楼
小红云 发表于:2011/2/5 12:51:55

楼上的几位说的很好,我1999年到了北京,十几年没有听过上当戏曲,自从发现这个网站以后,王改梅的《杨七娘》一连听了半个月。小时候听父亲说,这个戏很红,可惜我没有赶上。就嚷嚷父亲买了四合磁带,虽然二十多年没有听了,一听见就像久别重逢的故人又见面了,格外亲切。这里谈上当戏曲的出路,忍不住说几句。

1994、5年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的100年诞辰,那是后中央台播出了很多纪录片、舞台艺术片,那时候,我正准备考高中,家长不让看,让是不让看,越想看,之后就喜欢看京剧了。十几年过去了,再听上党落子(我小时候听的多,相对喜欢落子),就明显发现,上党的戏更具有人民性,宣传的主题更让人精神振奋。同样反映杨家将的戏,京剧的《四郎探母》,我们的《雁门关》,我就感觉《雁门关》更加积极进取。

所以,一直演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戏,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的,极具生命力的戏应该多演出。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的《绣花女传奇》、《茶瓶记》、四本《宋宫血泪》、《回龙传》、《千古奇冤(包公戏)》等,现在基本看不到了。京剧搞了一个“音配像”,我们也可以尝试,把老戏重拍,让老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在新人身上延续。老观众还在,只是观众不一定会唱,经常不看,慢慢就都忘记了。只要你能再次上演,观众就都回来了。

有人常说观众断档了,我看也未必。北京禁放多年,这几年又开禁了,没有听说放炮的手艺失传。关键还是让不让放,回到戏里,关键还是观众能不能看到好戏。

很有必要,用老戏把老观众接回家,让老观众感到当年的艺术还是那么亲切。

“教学相长”,观众多了,戏迷自然就多,推着演员就会进步。

经常说从娃娃抓起,这是鹦鹉学舌。谁也没有主抓逃学、看电影、搞对象等,青少年们却都比较熟练掌握。我看关键还是吸引、接受和感染,创造环境。一家人一年不看一场戏,让娃娃去学戏,打死他他也不会去学。

剧团要经常下去演戏,农村六十岁以上行动不便,地处落后地区的老人,日常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我认识的一位老太太,今年有时还健在,应该有90岁左右。我小时见她,头天听的戏,自己能够在家哼哼一个月,一个孤老太太,成天也没个人跟她说话。

城市、城镇里的剧院要经常演出。我到北京多年,很少去看京剧,不是不喜欢,就是太贵。80元的票,就是二楼后排的座位,看的效果不必电视好多少。所以很少去。

培养戏迷队伍。在北京的社区里,很多老人、也有不少年轻人,自娱自乐,水平也不低。我见过谭元寿、李世济、李玉芙、裘芸、张火丁等人也经常和戏迷们在一起。很多买菜的老太太,停下来就能唱几句。

这个网站办得很好,把好多戏收集起来,让大家欣赏,慢慢就喜欢了。

10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1/2/13 18:56:11
    哦,我感觉戏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门类一样,或许要从低谷开始上升了。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