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 看《二进宫》所想

1楼
罔殆居主 发表于:2011/9/17 16:33:13
 
            看《二进宫》所想
  一出上党落子《二进宫》看了不知多少遍了,但总是百看不厌。自己每每暗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是那舒缓而发自幽古的旋律,还是那闭上眼睛都能背出来的唱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党,与天为党。古人认为这是天下最高的地方。山多,闭塞,却也孕育了一方文明。上党地区,两府十几县,最有影响的戏就是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赵树理在世时,对上党梆子情有独钟。将《忠孝节》改编成《三关排宴》,后来又
拍成了电影,至今传唱不衰。
  老辈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瞧戏的是傻子”,这话倒也不假。祖母有个叔伯兄弟,聪明伶俐,有一年去邻村看戏,唱的是《茶瓶计》,瞧戏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掉下路边的土崖,命保住了,人却傻了。我记事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见天四村八里的看戏,整出整出的戏都能唱。员外,夫人,小姐,丫鬟,一个人全唱,自唱自听,有板有眼。祖母说他是瞧戏得了相思病,进去出不来了。《茶瓶计》我至今也没看过,可能是《珍珠塔》,《大祭桩》之类的戏。看来他既是疯子又是傻子。
  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支持的。上党戏曲是地方剧种,没有多少达官显贵去捧场,也没有多少文人墨客去扶持。更多的是老百姓在春种秋收的缝隙里,垒个土台子,放下手中的活计,自演自唱,自寻开心。哪有那么多的傻子和疯子呢?
  其实唱戏还是有些讲究的。在乡间大多数的村庄,一般一年都唱两到三回戏,过罢年,离开春下地还有一段时间,往往乡间的大部分村子都会唱戏,比如正月十五,二十五,二月二,二月十五,十九,都是唱戏的日子,这与传统的祭社活动有关。在唱戏就是收夏,收秋后了。唱戏,看戏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化娱乐方式,试想在农耕时代,终日劳作的农民,恐怕也只有看戏这一种算是文化消费的消费了。这也是戏曲能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还是那句老话“唱戏,劝世”。祖辈们大都目不识丁,过着单调而又重复的生活,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意识,感情真挚而又强烈。其大部分道理都是从戏里接受的。大家都爱戴忠良,清官,憎恨奸臣,小人。
  《两狼山》中。杨继业困在了苏武大庙,最后碰死在李陵碑上。庙是苏武庙,碑是李陵碑,苏武持汉节,十九年不辱,李陵却投降在匈奴,对比何等鲜明!包公是民间清廉和正义的化身。老百姓都尊称他“包青天”,却又亲切的叫他“老包”,像邻家一位熟识的老汉。有时大家有些事说不清时,总会有人戏谑的说“上开封府去”!当然陈世美,潘仁美也成了骂人的话,挂在嘴边。
  人们从戏里接受了历史,也传承了文明。《二进宫》里的徐延昭,杨波那都是保国的忠良,一出戏不知传唱了多少辈。仔细想想,一个平头小老百姓,草木之人,一辈子生老病死,和那些忠良,奸臣又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简单的说,忠良是什么?是好人;奸臣是什么?是坏人。好、坏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这在生活中是可以区分的。老百姓都说“狗是忠良,猫是奸臣。”猫狗是不会触动国家利益的,只是生活习性有别罢了。忠和奸两个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那是大家看待社会、世事的最基本立场。
  古老的戏曲艺术能传承至今,必然有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到乡间去看看,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建筑布局,大多数的戏台、村委会、学校是在一起的。这往往又是一个村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什么会这样?再打听打听,必然会有人说,这以前是庙,是社首、农会办公的地方,理所当然就成了村委会、学校;戏台嘛,庙里先前就有,座南朝北,年年给“老爷”唱戏!这是不是原因的原因。庙虽然有的拆了,但戏台还在,拆了又盖。年年铁定的日子唱戏,说不清唱了多少年,又有多少辈人看戏。戏还是那几出戏,《二进宫》、《两狼山》、《闯幽州》。
  这应该就是文明的传承和传承的文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哺育了自己。如果用诸如伟大、辉煌来形容自己熟知的这戏和这方水土,又太矫情。每当站在戏台前,天气暖暖的,夕阳渐渐的沉在青色的屋顶上,台下有静静听戏的老汉,嬉闹的顽童,热气腾腾的吃食摊儿,台上正上演着一幕幕忠良和奸党的故事,舒缓而又激昂,心中总有莫名的激动,那也许就是对文明的感恩。
[此贴子已经被龙儿于2011-9-17 17:58:56编辑过]
2楼
山石 发表于:2011/9/17 18:07:39
  上党人,上党风俗养育了上党戏,上党戏又点化了上党人文历史。
3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1/9/17 18:55:53
      看了帖子,马上点击“单帖管理”,想将帖子加精,却发现这好帖子不在俺的地盘儿。感叹,好帖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7 18:56:19编辑过]
4楼
冯如松 发表于:2011/9/17 19:44:31

说的真好!

一口气读了好几遍!

5楼
青竹子 发表于:2011/9/17 20:16:59
是不是就那个字呀,爽!
6楼
晋安 发表于:2011/9/17 21:08:39
写的相当好,我已加“精”。
7楼
马莉 发表于:2011/9/17 22:17:06
         每当庙会在古戏台看戏时,特别能体验到楼主的心境,这就是戏曲文化的妙处所在。上党人,上党戏,上党风俗,上党人文历史,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奥妙,只有懂戏曲的人才能体验出来。        
8楼
清风荷 发表于:2011/9/18 9:45:17

想到的还真多,呵呵

9楼
真水无香 发表于:2011/9/18 12:01:43
写的好,拜读!
10楼
青竹子 发表于:2011/9/18 20:59:29
乡风民俗庙会戏,给人太多的感慨!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