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创新”不是一块遮羞布

1楼
包龙图 发表于:2011/10/21 0:32:59
  春节回家过年,碰到童年时代一起穿开裆裤的淘伴。作为一位风云际会的青年科学家,如今的他已经功成名就,项上挂满了令人目眩的奖章,省级的,国家级的。
      于是,我们哥俩之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老弟,你搞海洋气象,有什么创新?发前人所未发?”
     “没有什么创新。”
     “别瞎扯了!没有创新,怎能得到如许荣誉?”
     “在海洋气象领域,我的学术水平已经进入全国的前十名了,但与美国人相比,差距不是一点两点。我在努力学习和模仿,以图缩小差距。说实在的,只能逼近,无法超越。”
    “如此看来,在自然科学领域,能够缩小差距,即使没有创新,照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而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老师从小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艺术贵在创新”,并一再重复那句老掉牙的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庸人,第三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白痴。
     在这样的文艺理论指导下,戏剧家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一往无前,即使马失前蹄,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在专家眼里也情有可原:“虽然还比较粗糙,不够成熟,但有创新意识,值得鼓励。”
 
   于是,我们的戏剧家像狗熊一样冲进玉米地,掰了一个又一个,一面掰,一面丢,最后留在手中的,未必是最好的那个玉米棒子。
      在“创新至上”的思维定势下,仿佛只有创新才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继承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重复劳动。那么,创新果真那么美妙,继承果真那么不堪?我看未必!
     就拿京剧的武生行当来说,如今学盖派的人也不少,这算是继承吧。可是,这些后生小子能够学到盖叫天老夫子的几分本事?如果能学到三分,在梨园也算顶呱呱的了,更遑论创新了。盖叫天先生的次子张二鹏生前反复强调:“创新多容易啊,越是身上没玩意儿的人,越能创新,除了创新,啥都不会。成天创新,喊戏剧改革,我看那该叫戏剧宰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继承很难,难在哪里?因为前面已经有一座高山竖立在那里,后来者不要说爬到山顶,就是爬到山腰,也非易事;创新容易,为何容易?因为没有现成摹本,没有比较,后来者可以自由挥洒,只要与前人不同就行,所谓的“画鬼容易画人难”。如今,多少身上没有功夫的演员,喜欢把“创新”作为一块遮羞布,来遮掩自己艺术水准的拙劣,遮掩自己的偷工减料。
     真正的创新,是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是在经历了大量的继承之后,对传统文化的艰难超越,是十年磨一剑后的灵光一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大量继承昆曲和京剧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创立了京剧梅派艺术,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在梅兰芳之前,中国没有梅兰芳;在梅兰芳之后,中国也没有梅兰芳;几百年来,中国才出了一个梅兰芳。可见,创新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却成了无知小儿的随手涂鸦,不肯流汗流泪的梨园懒汉的遮羞布。
     为啥创新?为谁创新?台面上可以讲得冠冕堂皇:把戏演得更难更美,唱得更好听,让观众更喜欢。私底下,很多演员是为自己的名利而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整出一点花样来,弄出一点响动来,摆摆样子,装装门面,更重要的当然是“功夫在戏外”,施展公关的十八般武艺,才能把专家搞定,才能把奖杯捧到手,才能评上更高的职称,才能名利兼收。在“创新”的背后,其实隐藏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至于创新以后的戏好不好看,好不好听,观众喜不喜欢,就不关心了。所以,很多创新的剧目,不是难了而是易了,不是美了而是丑了,不是动听了而是难听了。
      君不见,婺剧经典名剧《断桥》本来就是一本以技悦目、以情动人的好戏,故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创新”以后,名字没变,导演的思路变了,为求动作火爆,炫人耳目,一味地卖弄技巧,跟杂技也相差不多了;婺剧经典名剧《双阳公主》,“创新”为《昆仑女》以后,变成“话剧加唱”了,再也感受不到婺剧表演程式的特有魅力了;婺剧经典名剧《辕门斩子》,“创新”为《穆桂英》以后,变成美女如云的“大制作”,巾帼英雄穆桂英的飒爽英姿反而淹没在大扎大靠的美女群里了。
      真正的创新,需要一个前提:尊重自身的艺术规律、坚持自己的风格特色。作为传统戏曲,就要坚持虚拟性、程式性和综合性,如果弄成“话剧加唱”,弄成“一曲专用”,就是自我消解、自取灭亡了。尤其是像婺剧这样历史积淀深厚、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戏曲,一定要坚持粗犷激昂的地方特色,如果弄得像话剧那样写实、像昆剧那样雅致、越剧那样清丽,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就不姓“婺”了。这样的创新,是一种盲目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折腾”。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一直都在持续的变化之中,勾勒了一条跌宕起伏的曲线;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把这条曲线切分得足够短,就几乎成了一条条直线,并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阶段之间,确实起了变化;但在一个阶段之内,并没多少变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大瑰宝之一的戏曲,也是如此。戏曲八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历史。但创新不是常态,只是充分继承以后的灵光一现。一个剧种,不可能天天创新,否定昨日的自己,一个演员,也不可能天天创新,否定昨日的自己。把漫长的八百年时间比切分开来,创新的时候是少数,继承的时候是多数。所以,我们要重视创新,更要重视继承,尤其是演员基本功普遍不扎实的今天。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可以把美国作为榜样,学习先进,为我所用,以缩小差距;在传统戏剧领域,我们更应该把梅兰芳、盖叫天、徐汝英等作为榜样,学习模仿,继承传统,以缩小差距。
[此贴子已经被晋安于2011-10-21 9:36:42编辑过]
2楼
包龙图 发表于:2011/10/21 0:52:57
大家可以反思上党戏到现在为止继承下了什么,是表演程式继承下来了还是剧目继承下来了?是化装模式继承下来了还是语言特点继承下来了?是音乐伴奏继承下来了还是多声腔艺术继承下来了?是过场继承下来了还是舞美继承下来了?熟话说‘输戏不输过场’我们现在输的是过场啊,回想一下很可怕一无所有。如果说创新没有了继承做基础,说白了创新就等于不会。试问一下自己凭什么叫[上党戏]自己可以试着证明一下,难道就靠那几句变异的唱腔和不成系统的杂乱伴奏吗?“创新”不是一块遮羞布。
3楼
包龙图 发表于:2011/10/21 2:32:34
乾隆四十八年上党大戏的《长坂坡》已经几易其稿了,现在拿出来演演试试?先秦列国戏,三国戏,水浒戏,神话封神戏,红楼戏,杨家戏 ,岳家戏,目连戏,隋唐演义戏,包括包公海公戏还有公案类戏等等等。目莲救母剧《劝善金科》、西游记故事剧《升平宝伐》、三国故事剧《鼎峙春秋》、水浒故事剧《忠义璇图》、杨家将故事剧《昭代箫韶》。另外还有《封神天榜》、《楚汉春秋》、《征西全传》等杨家戏中的《万寿宫》。含《万寿宫》、《乾坤带》、《明公断》、《金沙滩》、《雁门关》五本。还有岳家戏中的《夺秋魁》,也是一部连台本戏。含《夺秋魁》、《巧缘案》、《义恩缘》、《举铁龙》四本。薛平贵故事的皮黄戏《回龙阁》。还有《打猎记》《虎西门》、《空城计》、《长坂坡》
,就连昆曲牛头山》上党都有。上党戏应有尽有,今天还留下点什么?
4楼
怦燃心动 发表于:2011/10/21 7:59:21
用户已锁定!
5楼
月下独酌 发表于:2011/10/21 11:44:27

 

        谢谢包公图分享好文!

        作者的确是有真知灼见之士!如今,对于相当一部分演员来说,“创新”真的成了一块遮羞布。现在的新戏不好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易”了,只好拿创新来“遮羞”。

        在反对不顾传统随意“创新”倾向的同时,我以为,上党戏也不能固步自封,毕竟,任何艺术都需要新鲜血液。

 

6楼
青竹子 发表于:2011/10/21 13:05:55
问题是继承都说不上,创新又从何而来?
7楼
李阳 发表于:2011/10/21 13:50:31

写的好!敢言人所不敢言.目前的局面就是这样.不会就创新.这遮羞布也太厚了吧.

 

8楼
晋安 发表于:2011/10/21 14:36:46

唉,关键是有些人或是说专业人士或是说专家对自己的东西不自信,认为太简单太土,崇洋媚外,不管改的好不好,只要改的和自己的不一样就是创新。悲哀!

9楼
无语人生 发表于:2011/10/21 16:27:53

令人深思

 

10楼
马莉 发表于:2011/10/21 17:10:20

         包龙图所言极是,但愿让现在有些所谓的名家好好看看想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目前的状况的确令人堪忧。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