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人生 不朽篇章
——牛云祥《岁月留下的记忆》赏析
李富华
仅凭目录,所有拜读到此书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一部文字功底较深、艺术造诣较高的现代题材的章回小说。因为那洋洋六七十条之多的条目不仅对仗工整,文字优美,而且极其富有诗意。全是一式四字加六字、令人炫目的警句般的精美句子!(条目中的细目虽然又是另外一种风格,但是也非常的棒!且十分抢人眼目。)仅凭于此,足可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待通观全书后,您又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归结为一部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自传体小说。然而,当一连拜读数遍,掩卷而思,细细咀嚼之际,您就会惊奇地发现,摆在您眼皮子底下的竟是一篇篇精美别致文字隽永的散文,一首首激情四射充满画意的诗歌,一则则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童话……诚然,她就是一粒粒用金线串联起来的晶莹珍珠,一颗颗镶嵌在时代年轮上的瑰丽宝石;一朵朵盛开在翰墨之香上的娇艳无比永不凋谢的紫薇花!的确,《岁月留下的记忆》不啻是一部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不朽童话,一部波澜壮阔且视觉独特的壮丽史诗!更是一朵绚丽多姿色彩斑斓耀眼夺目的艺术奇葩。让我们这些一辈子怀揣文学梦痴迷于玩弄文字游戏的人感到汗颜。
真的,如果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耳濡目染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任凭你任何高妙的大笔杆是无论如何也描绘不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动人画面、杜撰不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文章来的。《岁月留下的记忆》真个是章章精彩,篇篇精华,字字珠玑,叫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每读一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热血贲张,精神亢奋,激情勃发,几次蠢蠢欲动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无可名状的激动心情。无奈,自五月六日来这许多时日,我始终都陶醉在《岁月留下的记忆》的芬芳里不能自拔,丝毫不能兀自半道停顿下来卖弄一下自己这一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委实,对如此“葵花宝典”般的好书,我唯有欣赏和拜读的份儿!当诚惶诚恐地拜读过第三遍后,我终于耐不住性子而蠢蠢欲动了!真的,我实在抑制不住全身血液的涌动,禁不住心灵的撞击,我真的到了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地步了!
读者
第218 页:”艰辛童年入寒窗, 勤奋耕耘志昂扬。
一辈清廉众人赞, 终身奋斗是理想。”
“我的足迹——留在大地上的闪光之路。这条路,有的朝天,通向世界;有的弯曲,通向大山深处;有的坎坷,又折回了原位。但我矢志不渝,最终用我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了娇艳的鲜花,人们捧着鲜花,踏着我在大地留下的足迹——大路和桥梁,奔向向往之地,幸福美满!”
“我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大灾之年度过的,襁褓中的大妹被活活饿死,贫病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撇下了爷爷、母亲、我和刚过满月的小妹。伯父一家雪地逃荒,为逃活路,将三岁女儿送人,路上的每一步都淌着血和泪。
太原解放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们全家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回到了故乡,看到了曙光……”
第236页:“1949年太原解放后……回到了家乡晋城,踏上求学的第一步。12年的学子生涯,有快乐,有苦涩,也有得失。最终,从一个受苦受难的贫困家庭中走出,到社会的大熔炉中锤炼,成为祖国和世界公路与桥梁建设中的一块铺路石,我为此而感到高兴!”
是我去他办公室交作业时,第一次看到一本《语文教学》的杂志上,发表了
第245页:“在晋城一中读了三年初中……结识了名师张广德,
然而,少年时就迷上文学,追逐文学梦,且颇有写作天赋的牛云祥在初中毕业时,却迎来了另一座人生坐标——
他“和学友彭庶云双双被录取到‘山西省交通学校‘,就读了‘道路桥梁’专业”。(第247页)三年学涯结束后,又与好友彭庶云“同时走向了交通事业,一干就是终身,从助理技术员,一路比翼双飞,到高级工程师。向高山河流宣战,让高山低了头,让河水让了路,一条条道路像彩带一样在崇山峻岭中飘了起来,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伸向远方;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像明珠一样镶嵌在大地的河流上……”(选摘自396页“同窗益友
彭庶云传真情”)
“1961年暑假后,校方让填报毕业志愿,我和彭庶云第一志愿是回家乡晋城。其次是晋东南地区,最后才是生成太原。我们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晋城工作……从此,我俩的事业一纸定终身,投入到‘修桥铺路’的行列,一干就是50多年……”(见第258页)
显然,从1961年后半年起,作者便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交给了“道路与桥梁”,献给了他魂萦梦绕一生的交通事业:“西关拱桥 初露锋芒”、“下乡抗旱 打出水井”,、“革命老区
测量公路”、“沁电公路 日夜艰辛”、“测量首条战备公路”、“晋城第一张公路图”、“测量‘254处’悬崖公路”、“在‘07102’国防线上施工”、“华阳专用公路建设”、“晋禹线改路与桥”、“东大公路 全线奔忙”……“修建首座丹河大桥”、“勘测设计 晋张公路”、“晋张公路 苦战犹酣”、“商品公路 创出佳绩 ”、“余热生辉
继续耕耘”……真是硕果累累,佳作叠出,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作者如数家珍般地把自己创作的一件件“作品”和“珍品”向读者娓娓道来。令我,不!令所有欣赏和拜读到此书的人像喝一杯美酒佳酿一样倍感愉悦和温馨。
正是因为该书的滋养——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云铎对党忠心耿耿、“把一切献给党”的奉献精神,才使得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造福桑梓、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从一个旧社会的讨饭娃成长为交通战线上一名优秀的“先进科技工作者,”一名卓越的交通管理干部,成为晋城市妇孺皆知并享誉三晋、魂系交通事业的实干家、标兵和模范。那一束束鲜花,一片片掌声和一顶顶桂冠也同他的名字一样被永载史册而不朽。
《把一切献给党》确实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好书,我在青年时期也有幸读到过此书,读后连续好几天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把一切献给党》——不仅为她的读者奠定了未来的人生坐标,让人们为理想、为信念奋斗终身而无怨无悔,更让人受到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双重洗礼,她的的确确是一部教益颇深的好书。我十分羡慕作者竟然在刚刚步入人生伊始的求知阶段,便十分幸运地遇到蒋志汉这么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激进的好老师,接触到如此充满灿烂阳光,字字句句都散发着正能量的好书。我敢说,如果不是作者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
“山西省交通学校”,就读了“道路桥梁”专业,走向了交通事业,跻身和迈步在“道路与桥梁”之林,成为一代交通名家和大家, 他也肯定会成为一位才华卓著、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师和写作大家的。因为,他沐浴的是灿烂的阳光,汲取的是正能量,所以,他吐出的也是正能量,传递的还是正能量。虽然,“道路桥梁”与他终生为伴,使他为之默默地奉献和付出而无怨无悔。但是,他对文学那份执着,那份眷恋和他所拥有的那份过人的睿智和才情,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与日俱增。工作之余,他不辞劳苦地记日记,作笔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亲历的人和事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厚厚的几十本!又于耄耋之年整理修改,集结成册,作为一份丰厚的礼物奉献给家人、子女、亲朋好友,也奉献给了生他养他哺育他成长的泽州大地。这时,我独自揣揣:如果没有早期的《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的思想养分在他心中永驻,他或许就不会有“西关拱桥”的“锋芒初露”、“修建首座丹河大桥”的碧血丹心和勘测修建“晋张公路“的”苦战犹酣”等一系列永载史册的丰功伟绩,也不会有四出国门,长长四年(1974——1978)远赴巴基斯坦援建修筑喀喇昆仑山中巴“天路”,为国争光的微微壮举和辉煌历程,更不会有才华横溢的他在退休以后,“余热生辉
继续笔耕”,并主编《泽州老年》那“充实精彩”的晚年生活了!
特别是作者当初被选中参加那个令世界瞩目,令全球震撼、如今被载入国家记忆的特大对外援建项目,那不只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全晋城人的骄傲和自豪。“初踏工地
‘死亡之谷’安营”,“筑路健儿‘鬼门关’前施工……”那需要多大的牺牲精神啊!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让我们继续彳亍于《岁月留下的记忆》的字里行间,迈步在作者辛勤耕耘的田埂上,像嗅闻五月初满山满坡的槐花清香和沁人心脾的紫薇花香去呼吸《岁月留下的记忆》所散发出来的一缕缕书香和油墨香,去了解和探寻一下作者的成长轨迹,领略一下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友,有着无比高尚家国情怀和道德操守的交通之魂——牛云祥那堪为人师的大家风范吧!
第282 页:“公路事业这一行,本来就是很艰苦的工作,可这艰苦的工作也得有人做呀!我从‘斗批改兵团’重返交通行列后,继续耕耘,仍然满怀信心地干着公路这一行。”
第20页:“……欢送会接近午夜才结束,当我回到家时,年逾花甲的母亲还在焦急地等待着。我把站上欢送的场面简短地向母亲作了介绍后,她怎么也不肯去休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出国后,要听党的话,好好工作,要经常给家里捎书信。’经我再三劝导,母亲总算休息了。然而我却彻夜未眠。我一边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自己的书籍,一边时不时望着即将临产的妻子王月娥。她腆着一个大肚子躺在床上,不时地看着我。我望着身边一个7岁、一个5岁已坠入梦乡两个不懂事的女儿,沉思片刻,恋恋不舍……在思绪万千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地走到妻子床前留下了几句悄悄话:多保重,不要多想我,咱的孩子出生后,是男孩起名叫‘牛毓斌’,
是女孩起名叫‘牛毓芳’或‘牛毓惠’”
还低的吐鲁番盆地。远远望去,吐鲁番城一片翠绿,由于这里地势低,四面八方的水都向这里流淌。我们好像忘记了几天来沙漠之旅的疲劳,深深饱吸着这里新鲜湿润的空气,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祖国的大西北也这么美!
’
火车穿行了大山隧道,向乌鲁木齐行进。天山,我在童年时代听到过它的名字,今日亲眼见到好像格外亲切。山下绿油油的草地,放牧着一群群的牛羊,真是一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情景。地面上河流纵横,树木林立。然而,仰望山顶,却是一片皑皑雪景。
没走多远,天地呈现出一片似镜一样的湖泊,一直延伸到乌鲁木齐。这就是我们进入援巴的第一站……”
第27页:“这里的湖光水色十分诱人,映日荷花和各种珍禽异兽,与四周的雪山、湖光、绿洲、沙漠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面……难怪有人称其为‘塞上明珠’……”
第31页:“
汽车在帕米尔高原吃力第爬行,我们近百名援巴人员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将离开祖国, 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显得更加可爱……”
《岁月留下的记忆》确实是一部浸透着作者半个多世纪心血和汗水、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好书,是一部思想积极健康、艺术高雅上乘和可读性较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精品力作和经典之作。更是一代骄子——交通魂牛云祥——奉献给大家和后人的巨大精神食粮和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闪光的思想,优美的文字,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独到的通俗语言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巴国援建,修筑“天路”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她不仅有着无穷的张力和魅力,同样也充满无比的震撼力和无限的凝聚力。另外,全书五个篇章开篇前的五首律诗也恰到好处地对本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岁月留下的记忆》是一部闪耀着理想和信念光芒、散发着阵阵油墨清香、人人必读的好书。人们在捧读到它的当儿,就像品尝一樽陈年老酒,吸啜一块甘甜的奶糖似的,哪怕不吃不睡,只想一口气将其读完。
我个人认为,唯一的不足和缺憾,就是让人明显地感到洛阳纸贵——付印的册数有点过少了!
《泽州老年》2018年第二期,因受篇幅限制,有删减。
是应《泽州老年》主编周六富老师之邀而写的。
第三期是《王荣老人的喜和乐》,也因怕受篇幅限制,自动将原稿的8页删减到5页,免得他人操刀生吞活剥。王荣老人是徐国艺老师的妻子,40多年的关系了,不写写她,心里不是滋味。98年搁笔13年后第一个就是几番数次邀请徐馆长到门市部讲述他关于文化宣传和其艺术人生的故事,写了《瞧咱老徐》;如今恰恰拿她扫了个尾。以后再不写此类文章了!其他的,超过一百字就不动了!高兴了来首藏头诗便了。哈哈……谢谢龙儿师傅关注!
龙儿师傅: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此书书店没有卖。今天早上我在人民广场和牛局长介绍了你的情况,他答应送你一本,我让他签名送你。我已经把你的真实姓名告诉了他,让他阅读几篇你在《吐月》上刊登的文章更加了解了解你。牛局长为人谨慎,办事认真,他说现在只有二十几本了,他要送给真正爱好读书的朋友。明天就兑现将此书放到我手里。牛局长,大好人!人好文也好,晋城一块宝。哈哈……
不过令人头疼的是,我们这里拆迁在即,我现在正忙着找房子搬迁,不便出远门。不知道如何将此书……不然,你有朋友进城时,让他打我电话,我给他送去,让他捎回去也好?看行不?
易居者
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