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让孩子们心理轻松点吧

1楼
阿登 发表于:2011/2/10 18:11:57
  

  朋友们聊天,说不了几句就扯到孩子,不少家长尤其是当妈的顺嘴而出:“咱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关键看孩子了,咱还有啥呢?”这话,听的人心里颇不是味儿,酸涩后面是悲凉。朋友为什么这么说呢?琢磨琢磨也有几分道理。知天命的一把岁数,不少人因原有的单位重组、垮台、破产……早早地回家专职做家务,闲来无趣凑到街头麻将摊子玩玩一二毛,有的还潜心钻研烹调什么的还竟然厨艺大长能整出一桌准厨师级水平的饭菜……不但他们自己无奈想不通,家人亲友朋友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有什辙呢?大的形势就是这样,原有的单位要么技术设备落后被时代淘汰,要么重组时自身文化、知识、技术跟不上趟,五十来岁的人了一天吃几次药时常都记不住,这会儿还能再重头学进去数理化电脑等等新知识?只能被时代淘汰回家,等着给儿女抱孩子了。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再就业或自己创业嘛,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试试就知道什么叫“谈何容易”这四个字的深切含义了。

  想想这代人几十年走过的历程真是艰辛和不幸,虽然生在了新社会,却经历了共和国所有的阵痛,三年大饥荒、十年动乱,到广阔天地给地球较劲儿,到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春风吹送又因学业荒废大多数望“学”兴叹,只能一生在工厂商店等从事蓝领工作。近些年企业改革滚滚向前,和年轻有知识有文凭的下一代相比相形见绌根本不是竞争对手,自然而然成为下岗内退的排头兵。朋友们穷开心逗乐子,咱是“回家”一族。这一辈子是提不起来了,但不能叫孩子和咱一样没文化没出息,一月千把大元混吃等死,得让孩子有个好着落好工作,为了孩子的明天咋样都行,哪怕是抽骨髓献心肝儿都不含糊。真正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孩子甘愿当垫脚石,决不能叫下一代再走我们的老路,老了还要靠他们呢。如果他们混得比咱还惨,到那时谁靠谁呢?

  这些话,有些过于悲观,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提前“回家族”的心声。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实际上后面的潜台词没说明白:养儿(女)防老。这个防老不是老了要儿女养活,是要儿女照顾,是另一种形式的索取和要求反哺,是新一代的“啃小族”。老两口一月加起来两千多块钱一不买房二不买车也基本够用,怕的是到了七老八十干不动了有个头疼脑热没人照顾。到了耄耋之年需要的是儿女的孝敬,说白了是需要他们的劳务和亲情付出。这是个已经说烂的老话题,年轻人四二一式结构的小家庭面临竞争、饭碗儿、孩子、房子、车子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要面对,他们有多少富余精力来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照顾双方四个老人?还有二三十年的事这会儿想着都头大,这真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头疼问题,相信国家会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设想将来的敬老院、托老所等等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久病沉疴粘到床上,需要的不仅仅是护士般的护理,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需要时时的亲情萦绕。看似不出钱不出力的简单要求,对于上有四老下有一小夹在中间的小两口实在是难为之事,要上班、要拼命竞争不被淘汰保住饭碗还争取进步,还要教育和管理孩子……烦杂事多多,他们有多少精力、有多少时间做到你床前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或擦拭接尿?

  我辈苦,是苦在了物质上,孩子们的苦是苦在心上。不来看你陪你伺候你,会落下不孝的骂名,要来尽孝满足你,实际么、可能么?古时讲忠孝难两全,那时和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一是子女多,二是儿媳妇不工作和老人一起生活,身边总是有人。现在的情形都是独苗,无人可靠,夫妻俩都得工作挣饭钱,孩子们太难为,不尽孝对不起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养大的生身父母,要尽孝,就得耽误工作影响事业。退几步说,就是孩子不顾工作,要面对两家的四个老人就是他们再生出四只脚四双手也不够用。

  疼爱孩子,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基本为人之父母都能做到,认为养儿防老天经地义理所当然,随着年龄增长内心深处要求反哺的念头越老越强烈,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自觉不自觉地流露,使孩子们心理的包袱和担子随之渐渐沉重。有时真糊涂了,到底人活着为了谁,为自己还是为孩子。先给孩子哺乳,老了叫孩子反哺,一生活在“哺”与“反哺”的交替间,活着的意义何在?一些同辈嘴上也喊老了去养老院,能心口如一者有几何?自身不欲、社会舆论、脸面、孩子的声誉等等压得举步维艰,难以迈出离家出走的那一步。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如今成为渐进的老龄社会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如何跨过这个坎是千家万户面临的一次历史性考验。在这个问题上学不得西方,由于观念文化的不同,他们养孩子就是为社会尽职,远没有国人这样为孩子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和壮举,所以付出较少,当然从孩子处得到的回报也少,到老了孤身一人不去养老院还有什么办法?笔者亲见,一澳大利亚的八旬老妪,圣诞节时接到儿子电话逢人激动地连说几遍。静思今日之状况眺望明日之可能,我辈的相当一部分的归宿地有可能是在形式不同的养老院里度过余生。听着悲凉,但它是客观必然。

  人,胜不了天,不可能长生不老,抗拒不了规律,皇帝佬儿都做不到况乎我等草民?只能顺应。面对日益渐进的现实,能否换个思路换个心态乐观点,努力把自己的身体弄好,管住嘴迈开腿强身健体,让它少得一点儿病,晚得一会儿病,老两口时常重温当初山盟海誓更加亲爱无间同甘共苦,争取地老天荒。尽可能地少给孩子一遍遍诉说“养儿之苦”,更不要拿谁谁的“模范孝敬”要求和敲打孩子,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力求在自己的家里活好每一天,活出质量和精彩。在自己的家里多呆一天是一天,到实在不能自理或另一半江山逝去还是勇敢迈出自己苦苦经营一生的家门,到那老人集会的地方,那儿皆是同龄人,聊聊天怀怀旧下下棋打打牌说说孩子谈谈孙子……未必比一人在家或和孩子住在一起给媳妇给女婿生闲气差到哪里。在敬老院,孩子节假日双休日的还能不来看望吗?

  说这活看似遥远,实际也就是不到一万天的光景。同辈的哥们儿姐们儿,想开点儿抬抬手,让孩子们心里轻松点儿吧。

 

      转载自:人人村  饰品代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0 18:14:51编辑过]
2楼
中年人 发表于:2011/2/15 13:00:40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