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上党戏曲论坛 http://bbs.www.sdxq.cn

上党戏曲网|上党梆子|落子|鼓书
共1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从遥远的对望到亲密的牵手

1楼
晋安 发表于:2011/5/10 23:23:21

    将近二百年前,原山西上党地区一个名叫玉的青年,领着十几个上党梆子艺人,背着讨饭用的褡裢,沿着太行山余脉的一路崎岖蹒跚东行,来到河北永年县谋生。最终,玉在永年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当了倒插门女婿。无疑,玉对上党梆子是十分酷爱的,闲暇时就在田间地头哼唱上几嗓子。这一哼唱不要紧,来自山西的粗犷韵律就与广袤平原的心怀黏贴在了一起,在此扎下根来,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这便是永年西调。

    文化的流传其实就犹如江河之水,不会因为山的阻隔而断绝,总会穿越峻岭沟壑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它的归宿。因为,无论是山之西,还是河之北,遥远的只是距离,而人的心怀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对铿锵韵律的认同,对激越故事的欣赏。

    上党梆子来了,来的不仅是一种腔调,一种程式,携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近二百年前玉在永年田间地头哼唱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文化的使命感,但他无意中成就了一个新的文化样式。这也要感谢他的岳父,没有鄙视这种闲散的哼唱,反而动用自己的家产帮他成立了一个戏班子,由田间地头单个的寂寞表达,汇集成了一个群组的集体歌咏和舞蹈。之后,为着求生的需要,从山西又来了很多专业的艺人加入,一种别样的锣鼓,一种别样的喧闹,在这片土地上红红火火地敲响了,一直到现在,还在这里人们的骨子里响亮着。于是我就想,一种文化的产生固然是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但追究其最早发端,总会是因着一种机缘,一个契机,就像空中飘落的一把种子,难免会有一颗遇到了适宜的土壤,于是就会蓬勃起来。文化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传播和滋生,长久的厮守和固化就会呆板和僵硬,就会搁置和退化。上党梆子衍生了永年西调,上党梆子活了,永年西调活了,两种文化进行了将近二百年的相牵和对望。

    直到现在,玉只是一个流传在老艺人口头的真实传说,因为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关他的丝毫线索,比如他的后代,他的坟墓,什么也没有。他只留给了我们一个西调,一个永远的响亮,在一场悲凉的锣鼓之后,竟然连幕都没谢就悄然离去了,真让人生生的敬仰并叹息。

    而另一个人,田书德,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的蛛丝马迹。他是被玉召唤来的有名旦角演员。男旦是中国戏曲早期一个很特殊的现象,舍去男子的刚猛,将男人的尊严和品性紧紧收藏起来,在舞台上忸怩出女人的万千风情,变异出一道道委婉来,真的很值得同情和礼敬。田书德收了很多徒弟,可以说是西调艺术的开山人物,对剧种的形成有着不么磨灭的贡献。田书德死后葬在邻县的一个叫孔堡的的村庄,对于他有没有后代,也是不甚明了。据现在的西调老艺人说,前些年到附近演戏时还到过他的墓茔,一个很小很小的坟丘,被荒草缠绕着,最近几年,老艺人渐老,加上戏曲的不景气,也很少提到他了,也不知道他的坟茔还在不在。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负责人,我就生出一个想法,抽时间去寻访一下,这是一个应该让人记住和凭吊的人物,茫茫世界,有几个人能够创造出一种文化,并让这种文化流传下来,不能让他永远的埋没,永远的苍凉,那怕为他树立一个小小的墓碑,也算是后辈的一点心意。但愿不要因为事务的忙碌而延误,应该记在心上。人世就是这样,很多应该记住的人我们都没有去记住,一些不该留下痕迹的人可能会凭借着后代的威权变着法子造出些业绩来,树碑立传,企图万世流芳,这很悲剧,后代终究不会记住,反倒会被人指指点点,惹下些鄙夷和笑柄,因为他们没有传承下不息的旋律和永久的响亮。

    上党梆子流出山西,在河北永年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样式,但在最初的年代他们之间并没有密切的交流,只是有一些山西艺人因着生活所迫来到这里驻班演出。两个剧种之间虽有着较大的区别,但对于造诣高的艺人来说,沟通并不成问题,唱腔板式和剧目很多是趋同的,稍加适应便可同台演出。真正的交流是解放之后的1963年,永年西调应邀赴山西演出,当时称作回娘家。山西人给予了很高的礼遇,群众和艺术界夹道欢迎,称西调是失落的女儿,让永年人感到十分的温情和感动。当时山西籍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先生专门观看了西调的演出,对西调的发展很是赞赏,并对西调的艺术进行了把握和鉴赏,还进行了题词:从革命实践中脱胎换骨,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西调的名称也是赵老当时随机提出的,取调自西来之意。

    从那之后,上党梆子和永年西调就失却了实际意义上的联系,加上后来的剧团改革等等,更是让剧团搞得疲于奔命,一度的握手变成了长久的对望,两种文化在淡漠中等待,在孤独中向往,各自响亮着又各自眺望牵挂着。

    文化的传延自有一种血脉般的亲情,2011年的5月初,通过双方戏迷的牵线,这种血脉又涌动起来。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保平先生与戏迷协会会长、中国上党戏曲网的站长张付军先生一起来到了永年。我和文化局的文卉同志,还有永年西调的著名艺术家,同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张海臣老师一起去迎接他们。在迎接他们的高速路口,我们只是礼节地握手致迎,而两名艺术家却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这是将近四十年之后两种文化的相拥,也是长久对望和日夜牵挂之后的无声对白。本是一脉相传的文化,因为忙着各自的生存,因为隔着并不遥远的遥远,竟然几十年没有实质的交往和亲近,想想也真是有些悲情的意味。还好,在今天,两个剧种的代表人物,同样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只要有开始,一切都不晚。

    当晚,我们一行在永年一个叫睢宁的村庄观看永年西调《潘杨讼》的演出,在我的动员下,张海臣老师在75岁的高龄再披戏戎,饰演寇准一角,刚一登场,便博得掌声雷动。在台下,张保平先生告诉我,三十年前他就看过海臣先生的演出,而今依然是青春不减,艺术更加的纯熟和精到。演出中,我问保平先生,上党梆子和西调既然是一脉相承,就着这个乐队的伴奏,是不是可以献演一折,保平先生很爽快地答应:好,我试试。就我的本意,今天一定要让这两种文化有一个良好而圆满的开端,一定要促成他们两位艺术家的初次同台交流,这会很有意义。

    演出结束时,我一步跨到舞台上,亲自为他们主持,向观众介绍了山西上党梆子的艺术家和朋友,台下顿时欢呼一片。接下来保平先生进行了清唱表演,一开口果然是大家风范,一句一个好。在我的攒辍下,两位艺术家对唱了《潘杨讼》的“调寇”一折,更是引来了群情激荡。随后,一同前来的戏迷马莉女士也进行了精彩的献唱。在马莉女士两段献唱的闲暇,在舞台的一侧,我发现两位艺术家的手一直紧紧的握在一起,不是出于礼节,一切都源于他们内心的亲密。这一握,连接的是两个剧种传承的历史,开辟的应该是两种文化全新的未来。

    第二天,我们一起讨论了两个剧种建立艺术互访机制的问题,谈得很好。保平先生的几句话说的很深邃:地方剧种是一个地区最显著的文化基因,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没有上党梆子的晋城就不是晋城,同样,没有西调的永年就不是永年。这个我很赞同。

    经济的发展总会碾碎一些陈旧,但文化不可废除。文化必须进行有效的传承,否则我们就找不到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就会缺乏祥和的安顿。世间越是浮躁,天下越是纷杂,我们越需要一个静谧的心怀,文化,会给予我们这一切。

【作者:徐扶民   永年县文联副主席、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邯郸学院客座教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0 23:24:33编辑过]
2楼
西调老谷 发表于:2011/5/10 23:25:21
徐馆长 好文采,顶了。
3楼
西调老谷 发表于:2011/5/10 23:26:06
西调即将迎来辉煌的明天啊!太感动,太激动了。
4楼
晋安 发表于:2011/5/11 0:49:51
不愧是文化馆馆长,文化人写的确实不错。
5楼
怦燃心动 发表于:2011/5/11 6:32:48
用户已锁定!
6楼
空中网 发表于:2011/5/11 6:52:24
    上党梆子,西调真是一对双胞胎。
7楼
中年人 发表于:2011/5/11 7:32:53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player.56.com/v_NjAzODAyNjg.swf
8楼
真水无香 发表于:2011/5/11 8:42:54
脉脉真情在文字中涌动……这个文联副主席,好!
9楼
永年高飞 发表于:2011/5/11 10:26:38

什么也不说了 顶了

10楼
红楼卧梦 发表于:2011/5/11 12:41:15

看过馆长的作品,

 

很朴实,很生活,很艺术,太好了。

 

愿馆长再出好的作品!!!

 

最好是西调作品,呵呵。

 

相信在馆长的指导下西调一定能再创辉煌!!!

共1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9 - 2021 上党戏曲论坛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