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进程看一次戏要花费两天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在火车上。
在晋城只待上七八个小时。
最兴奋的就是见到了西调的演员,小时候的记忆太模糊了,见过没有还真不知道。
离开家乡才更关注家乡的戏,在网上知道了上党梆子 枣梆 西调的渊源。
在网上看到了许多西调的名家,但真是没见过真人。
这次在晋城见到了,很兴奋……
先见到了李现磊、乔素霞两位老师,后来豆永广老师也去。
因为网上常看他们的戏,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来。
吃饭的时候,见到了郭志彬老师,我说从西安过来的,他很惊讶。
坐在餐桌上回头看见了张海臣老师,忙起身握手,老人家的手很暖和,感觉那种热度很年轻。
看到了杜竹莲,韩建华等老师。
韩建华老师提起我的村子还知道我村里曾在剧团有股份的人。
吃完饭,我做了一次跟班,哈哈!
张老师的靴子,髯口我擎着带到了剧院,算这次也为老人家做了一点事。
进剧院看乐队师傅们调音,后台的演员们化妆。
这是长大之后第一次如此的接近剧团。
感觉很陌生,很熟悉!
张保平老师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在后台也见到了吴国华老师,两个梅花奖。
上次看他们的戏就是《长平悲歌》,很精彩!
好戏开场——
网上看到张保平与张海合作的的调寇
真的感觉毕竟梆子与西调
真是同宗同源
虽然几百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两个剧种,
但是的两位张老师合作那么天衣无缝,
足以证明两个剧种如今还是血脉相连。
网上看到了兴奋不已,
如今现场感受到了
那种心情简直无以言表。
我个人感觉《坐宫》这一折,
没有什么亮点,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能展现西调的魅力。
等到戏开场,我明白,我错了!
赵金娣和韩建华两位老师把坐宫表演的那么精彩,那么的到位,
一招一式一眼神,举手抬足那么的认真。
西调没有梅花奖,
西调演员的实力我感觉不比梅花奖差。
《海瑞告状》对我来说更熟悉,
网上有八十年代的经典录像做对比,
所以这里面的错误我更容易看出来,
说实话这次的确有几处不尽人意,
但是我理解,
我理解演员的们的紧张与激动,奔波与劳累,
总体上来说西调的的风采还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晋城人民的面前。
(还没完呢,下班半个小时了该走了,哈哈)
西调尤其需要新一批演员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