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6 16:27:07 来源: 菏泽日报
当日下午,记者又赶到了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远远望去,看戏的群众黑压压一大片。年纪稍大的坐在电动三轮车上,围着厚厚的被子。
戏迷张亮发告诉记者:“我家离这里5里地,我天天来这里看戏,感谢党委政府送戏下乡。”
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景运说:“天这样冷,枣梆剧团送戏下乡到俺村,老百姓看了特别高兴,真希望他们年年都能来。”
台上演出的是经典剧目《大红袍》,台下1000多名群众鸦雀无声,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成为菏泽大地隆冬季节一幅不可复制的感人画面。
来到演员驻地,记者见到了最小的编外演员,1岁的商泽义,因为还没断奶,只能随剧团到处漂泊。妈妈魏丽娜是演员,爸爸是乐队成员,62岁的奶奶随团看孩子。见到商泽义时,是在男演员的大通铺,屋子很简陋,几张床连在一起,一张小桌。商泽义坐在爸爸怀里,玩着玩具,等着卸妆回来的妈妈。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小家伙高兴地往妈妈怀里钻。魏丽娜说,孩子刚一学说话,就会唱咿呀。爸爸说,唱戏太苦,挣钱又不多,孩子长大不想再让他再学唱戏。枣梆剧团有7对夫妻,但演出期间,条件有限,很少享受单间待遇。
卸妆后,晚饭时间到了。稀饭是红萝卜小米粥,菜是大锅炖土豆。大家有说有笑地往碗里盛饭。
枣梆剧团团长张梦龙告诉记者,他们在东明、郓城、鄄城和牡丹区4个县区已经演出了12个乡镇,每个乡镇6天,已在外100多天了。
菏泽市戏剧院院长徐向东说:“最近几天,我市气温骤降,两个剧团克服天气寒冷等不利因素坚持演出。尽管天寒地冻,但台下观众热情不减,这更加坚定了大家送戏下乡的决心和信心。只要群众愿意看,再冷我们也要演,这也是参加送戏下乡活动全体演职员工的共同心声。”
自2011年9月28日“送戏下乡”启动以来,两剧团深入牡丹区、东明县等县区20多个乡镇办事处,为40多个偏远乡村的基层群众送戏400多场,历时3个半月,受益群众近80万人。
下乡演出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除了换台口换地点以外,不管刮风下雪,每天演出两到三场;剧团每到一个新的演出点都要自己搭建舞台,安装灯光音响,有时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演出,往往一干一夜;居住分散到群众家中,取暖靠自带的电褥子,吃的是大锅菜;一去两三个月,家里得不到照顾。但他们坚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和传统剧目送到基层,送到群众家门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图 记者 张红艳
本文是节选,另一个剧团是菏泽地方戏剧院的山东梆子团
谢谢,我很喜欢山西人的实诚。
他们不回娘家看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