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女,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枣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加入梁山县枣梆剧团,工旦角,兼演小生。1960年调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山东省政协委员。
张文英扮相儒雅秀逸,潇洒俊美;表演细腻逼真,优美华丽。饰演角色多种多样,身段动作神情各异。在唱腔上,吐字清晰真切,行腔俏丽柔婉,刚中带柔,高亢奔放,韵味浓郁。对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尤为擅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曾扮演过诸多的现代戏和传统戏的主要角色。她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蝴蝶杯》(饰田玉川)、《珍珠塔》(饰方卿)、《彩仙桥》(饰秦英)、《亚郎关》(饰李世民)和新编历史剧《姊妹易嫁》(饰毛文简)、《逼婚记》(饰蓝中玉)等。
张文英于1960年参加菏泽专区青年戏曲汇演,在《谭记儿》中饰杨衙内,获表演一等奖; 1981年参加全区地方戏汇演,在《光棍苦乐记》中饰黑妹,获表演一等奖;1986年参加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演出月,在新编历史剧《汉阳案》中饰徐蒙,获表演风格奖;1988年参加菏泽地区戏剧汇演,在现代戏《风流父子》中饰花婶,获表演一等奖;1991年参加菏泽地区首届戏曲艺术节,在现代戏《生儿容易养子难》中饰二婶,获表演一等奖;1992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在现代戏《生儿容易养子难》中又饰二婶,获表演奖;1994年参加全区新剧目展演,在现代戏《鸳鸯歌》中饰三奶奶,获表演一等奖;1998年参加第六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在现代戏《走出大山》中饰大婶,获表演一等奖。
张文英凭着自己深厚的艺术造诣,还为枣梆剧种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
张文英,1942年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一个小村子里(当时梁山县归菏泽专区),自幼学唱枣梆,11岁开始登台演出
据她讲,当时村民生活虽然贫困却都喜爱听戏,最受欢迎的还是枣梆。“当时村里就有一个枣梆戏班子,还不时有剧团进村来演出,受他们影响,自己幼年便开始学唱枣梆,慢慢就喜欢上了这个腔。”张文英介绍说。
1953年,11岁的张文英加入了梁山县枣梆剧团,开始登台演出。她至今仍记得当初唱的第一出戏是《拾玉镯》,也就是这次演出,对其日后刻苦学戏,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场戏中,她饰演媒婆,一个女丑角色。首次登台的她由于“心里没戏”,导致表演被观众喝了倒彩。
此后,张文英开始用心学戏,生、旦、净、末、各种角色都要学几句,这也奠定了戏路宽泛的基础。后来,工旦角,丑行,兼演小生。
她的老伴董承和说,张文英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她到剧团前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为长知识长技能,一辈子吃了很多苦,一心扑在了剧团里。
枣梆第四代传人
谈到自己的师承,张文英说,师傅是刑德稳,是枣梆第三代艺人,现在老人已过世。张文英说,师傅是唱小生的,自己也开始主攻小生,通俗地讲,就是登台须女扮男装。
据其介绍,按照师承关系,她是第四代,师祖是清光绪年间的潘朝绪,此人被当代枣梆艺人尊称为“潘师爷”。
据了解,郓城周边一带是枣梆的发源地,清光绪初年,山西遭受旱灾,山西省有个“十万班”在郓城、流动演出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返回山西。因郓城已有了清唱“泽洲调”的基础,看了“十万班”的舞台演出,更加热爱这个剧种了,一些地方便聘请山西职业艺人授艺,渐渐能够登台演出。
最早被聘为教师的艺人便是潘朝绪,他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张集、方庙(原属郓城,后划归梁山县)等处正式收徒传艺,教出了一些能够登台演出的徒弟,主要有珍珠帘、史文秀、樊武扎、庞石贵、侯福勤等,并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枣梆职业戏班,取名“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演出。
并称“枣梆三张”
1960年,张文英调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由于年轻、加上当时调入剧团的都是精英,她起初并没有担上主角,但才华仍得到了展现,在当年菏泽专区青年戏曲汇演中,她出演《谭记儿》中的杨衙内,获表演一等奖。
1977年恢复古装戏后,张文英算真正唱响了,那时候,她也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张文英仍记得,恢复古装戏后自己参演的第一出戏,当时剧团赴曹县庄寨演出,她饰演了《十五贯》中的徐游兰,之后在《大红袍》中饰演海瑞。自此之后,吐字清,韵调好,有摔发、翅子功、摔佛珠等绝活的张文英,逐渐被戏迷家喻户晓的人物。日后,张文英与张秀桂、张新让并称为“枣梆三张”。
她说,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自己一辈子勤学苦练、认真钻研。自己一辈子都在用心琢磨戏,比如,唱戏要唱出人物性格特点,表演要符合角色,最忌讳喧宾夺主。
谈到尽兴处,张老师现场演唱起《蝴蝶杯》选段。
据了解,张文英老师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蝴蝶杯》(饰田玉川)、《珍珠塔》(饰方卿)、《彩仙桥》(饰秦英)、《亚郎关》(饰李世民)和新编历史剧《姊妹易嫁》(饰毛文简)、《逼婚记》(饰蓝中玉)。
说到自己最喜欢的戏,张文英老师说,自己对每个角色都喜欢,每一出戏,无论是主角或配角,都认真钻研,哪怕是只有数句台词,自己都要认真揣摩。
据老伴董承和介绍,剧团里的人都知道,张老师没架子,好使唤。“无论哪一出,无论啥角色,只要需要她,她都会去”。
对生活很知足
谈起现在的生活,张文英说,自己对现在一切都很知足。
当初当初学戏时,也曾遭到父母、亲戚反对,因为当时“戏子”的社会地位不高。但现在,就连90岁的老母亲都说:“如果当初不学戏,咱今天咋能住上大楼?”。
“你们能来采访,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枣梆的认可。”她说。张文英说,近年来,菏泽市相关领导也十分重视枣梆剧种。2006年,菏泽戏剧学校也开始招生枣梆专业学生。
据了解,当时市里分管文化的领导亲自指定,让张文英去任教。班里现在有二十余个学生,他们还处于启蒙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他们“掰蛤蟆嘴”。
专心培养新人
张文英老人说,她每周三至周末,都要骑着电动车赶到学校为孩子们上课。每天一晌。
她说,自己从事枣梆一生,现在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一心一意想搞好枣梆,如今睡觉做梦都是枣梆,教学传戏。
她说,相比其他剧种,比较好的是,咱这个团里没出现断层现象,由于是定向培养,也使得枣梆能招来学戏的小孩,可总体来讲枣梆现在的新生力量太少了,这二十个小孩自然条件还算可以,但也错过了很多苗子,当初也有一些自己看好的小孩子,由于家庭原因而没能走进这一行。这二十个小孩还算不错,这次考试各项成绩都很好。
“现在的小孩吃苦精神不如以前了,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她说,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教好这二十几个小孩,为枣梆的发展尽一份力气。之前她收了两个徒弟,王福俊和魏玉景,现在两人都成为了团里的台柱子,师徒间感情一直很好。
张文英夫妇谈解放后的枣梆发展:
两个时期最红火
张文英的丈夫董承和曾长期担任枣梆剧团团长。据他讲,建国后,枣梆出现了两个十分红火的时期。一个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几年以及恢复古装戏后的十多年。一是60年代初的那几年,枣梆戏在全省多个地区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当时有的群众想看戏,都是披着被子去排队买票。二是77年恢复古装戏后,枣梆迎来新的春天,老演员重返舞台,焕发艺术青春;中、青演员满怀豪情,才华大展。在较短时间排演了多个现代剧目,唱红了菏泽周边的地区,还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一天不听枣梆腔,心里发痒空荡荡;两天不看本地枣,全家老少把家吵……”这些顺口溜真是而又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老百姓对枣梆的欣赏和热爱,他们对每一出戏都久听不厌。
枣梆没有吕剧的东西,有枣梆的时候,吕剧还是个驴皮小戏。现在吕剧在山东济南西边的地区没有一个剧团,你说的可能有鲁西南山东琴书的成分。
枣梆揉进豫剧的东西也很少,你说的成分可能是山东梆子,因为早期一些枣梆的演员是山东梆子演员出身的,现在枣梆的演员大部分是郓城出来的,在戏校的时候,是和山东梆子学员同科。像枣梆剧团的孟凡金,参加山东省中青年山东梆子专业大赛,还获得了二等奖。像郓城山东梆子团的演员,不光能唱山东梆子,还能唱枣梆。
枣梆的戏看着还是不错滴!
希望能再次看到枣梆!
希望传承人能真正传点东西给后继者!
谢谢鲁韵指教斧正,查资料才知道豫剧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山东梆子的影响创立了豫剧的豫东调、沙河调、祥符调的,所以说枣梆是有山东梆子的味道而不是豫剧。吕剧也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山东琴书在雍正年就有了,而吕剧是在1900年冬山东琴书艺人化妆登场才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