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曲论坛戏曲交流【戏迷闲谈】 → (转文)成败岂能由萧何


  共有30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文)成败岂能由萧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奖
等级:版主 帖子:1759 积分:16645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11/1/14 19:16:49
(转文)成败岂能由萧何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7/24 11:32:26 [只看该作者]


——观《成败箫何》有感

 

721晚,由泽州县上党梆子剧团有限公司倾情演绎的大型古装历史剧《成败箫何》在晋城影剧院激情上演,演员们用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演技,为观众讲述了一个跌宕曲折、坎坷悲愤的历史故事。

《成败箫何》讲述了公元前206年,箫何为辅佐刘邦争夺天下,屡荐韩信不得。韩信失望而去。箫何闻讯将其追回,并以身家性命再荐,终使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此后四年,韩信身经百战,决胜千里,兴汉灭楚,为刘邦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刘邦统一天下后,为巩固政权,命缉拿西楚败将钟离昧。钟离昧与韩信英雄相惜。箫何苦苦相劝韩信交出钦犯钟离昧。钟离昧为保全韩信,自刎而死。因韩信手握重兵,刘邦担心韩信造反,江山不保,便下诏遣散楚军,免除韩信楚王封号,特封淮阴侯,命其迁居咸阳,使君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箫何的内心和灵魂也经受着痛苦的煎熬,并在吕后的威逼下,不得不再次月下追韩信。韩信感念箫何知遇之恩只得自己献上自己的性命。“十年前月下追将才,十年后月下追命来,”两处情景不仅遥相呼应,而且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反差。急遽变化的时局,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孕育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好戏。

整出戏情节曲折,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一方面,任凭箫何如何替韩信辩解、遮挡,总改变不了刘邦和吕后除掉他的决心;另一方面,无论箫何如何劝告、警示,依然改变不了韩信义气用事,天性不改,这就形成了最后两场重头戏。剧中人物不多,但个个饱满,基调准确,关系清晰。刘邦满腹谋略权术,圆滑狡诈。吕后深藏不露,野心勃勃。韩信表面上潇洒自由,我行我素,但内心深处却有悲悯情怀。箫何既恪守忠君,又具悲悯心肠,为了维护大汉江山,他忍辱负重,然而他的善良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又显得那么软弱无力,终于造成“成也箫何,败也箫何”的尴尬局面。“成也箫何,败也箫何,成败岂能由箫何!这是《成败箫何》的画龙点睛之笔,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体悟,各有各的感慨!

 “成败箫何”是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必然产物,是群臣之间的信任危机酿成的历史悲剧。在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类似的悲剧数不胜数。可见,信任对于社会来说是多么重要,这大概就是《成败箫何》对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

 (文:艺术科 秦丽娟 图:张安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下独酌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专业奖
等级:版主 帖子:5020 积分:2944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2/23 21:07:3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7/24 21:56:20 [只看该作者]

     怎么都把“萧”写成“箫”?

     不仅是封建社会,如今的官场,也是这样滴……



欢迎光临俺的自留地:

    http://houziqiang.blshe.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儿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文学奖
等级:版主 帖子:1577 积分:12715 威望:0 精华:11 注册:2011/3/14 16:16:1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7/25 23:36:42 [只看该作者]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感谢《成败萧何》编导演的精彩演绎,感谢原作者和山石老师。


 回到顶部